:
意見回饋

下一場大流行可能來自我們的農場

2021/02/08

示意圖

下一場大流行可能來自我們的農場

  當你想到一座美國農場,腦中的聯想畫面浮現穀倉、田地、還有各式各樣的動物。直到近期,當你吃肉的時候,這些肉的來源就如同影片中的農場那般,但其實世界各地的畜禽農場皆是如此。從1961年開始,由於畜禽飼養的方式改變,全球肉類的產量急遽上升,為了在飼養畜禽上提升經濟利潤,農場開始進行機械自動化與整合,若以養雞場為例,1970年代的美國約莫有30,000座養雞場,1995年剩下20,000座,但美國生產的雞肉量卻增加2倍,農場整合後的樣子倍受爭議,道德、環境的評論不斷,然而對於傳染病專家而言,這樣的飼養環境卻是不同的危機。

  這樣的畜禽農場稱為密集式動物飼養(Concentrated Animal Feeding Operation, CAFO),這是一種大型工業化的農場經營模式,成千上萬的畜禽生活環境十分壅擠,然美國的CFAO具有高效率與高經濟效益,很快的,這樣的飼養經營模式成為其他國家畜禽場的模仿範本,全球約莫有90%的農場都改為工業化飼養,而我們吃的畜禽產品幾乎都來自這樣的農場。CAFO的宗旨在於飼養環境內盡量容納更多的畜禽動物,然而這樣的飼育環境也讓不少科學家開始擔心相關病原體的大流行可能會就此引爆。

  實際上,病毒是在複製自己的基因組(genome),但在複製過程中有突變的可能,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人員表示,病毒的突變大多對病毒有害,但偶爾會有突變能讓病毒獲得新的功能,例如:致死率提高,或是能夠跨種傳播,但若無宿主,病毒也會無法存活,對病毒而言,野外或是小型農場的寄生宿主數量不多,倘若換成了CAFO的環境,這對病毒而言是一個無限複製的樂園,更多的複製機會、更多的變異可能,變異病毒的存活率大幅提升,而CAFO遂成為新病毒的製造工廠。

  國際貿易有許多活體動物跨域或跨國運輸,有些病毒的遺傳密碼可分為多個部分,有時候2種病毒會相互接觸,就會同時感染2種病毒,當病毒正在進行基因複製時,也有可能2種病毒相互交換基因序,就如同突變一般,病毒間片段交換與改組是隨機發生的,這也表示有時候新病毒是舊病毒的型式,抑或是全新型態的病毒,在CFAO中,病毒是有機會相互接觸的,再加上國際經貿的牽線,這也促使不同地區、國家的病毒相互交流,世界各地的病毒在動物體內混和、改組、變異,迫使病毒很容易出沒在人類日常生活之中。

  2009年的H1N1病毒迅速在全世界傳播,因為病毒與北美的養豬場有關係,所以又被稱為豬流感,H1N1病毒源自於墨西哥城外圍的養豬場,墨西哥城區域的豬、美國邊界來的豬、源自歐洲的豬,眾多世界各地的豬隻匯集於此地,造成病毒交流而相互共享宿主,並且交換基因組,成為不尋常的病毒種,進而造成全球大流行,直至研發出疫苗以及藉由公衛措施有效控制病情時,H1N1已經使數10萬人逝世。

  由於細菌性疾病很容易在CAFO的環境中散播,然而農民通常使用抗生素治療畜禽動物,這限制了細菌傳播,而每隻畜禽動物無論有無生病,均具有抗生素,這樣的措施可以防止細菌性疾病在動物群體間蔓延,但隨時時間流逝,細菌也會跟病毒一樣進行突變,抗生素能殺死大多數的細菌突變,然而有些突變細菌能抵禦抗生素,最終抗藥性細菌就問世了,如果細菌傳播至人類就會變得非常危險,當人類嘗試用抗生素治療細菌時,我們體內的細菌可能會對抗生素沒有反應。

  降低CAFO傳播細菌或是病毒的方法即為改善畜禽農場的環境,讓病原體的傳播路徑變得困難,減少活體畜禽、動物的長途運輸,改為小規模畜禽農場、改善擁擠的生活環境,這樣一來病原體就會減少流動於動物間的機會。降低食用肉類次數,將飲食習慣導向以蔬食為主,逐漸往蔬食方向行進,世界會變得更好。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