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叢枝菌根菌對大豆胞囊線蟲的抑制潛力

2020/06/11 @國際

摘要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與美國農業部共同探討患有大豆胞囊線蟲的大豆於叢枝菌根菌的保護機制並進行試驗,於溫室中以患有大豆胞囊線蟲的大豆分別進行接踵5種叢枝菌根菌菌種,試驗證明未接踵叢枝菌根菌之大豆根中囊腫最多、F. mosseae抑制效果最佳,未來將可進一步研究菌種滅除線蟲之用途。

示意圖

叢枝菌根菌對大豆胞囊線蟲的抑制潛力

  大豆胞囊線蟲(Soybean cyst nematode,學名Heterodera glycines )會從大豆根部吸收營養,每年在美國造成大豆產量損失超過10億美元,也是造成美國大豆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使用藥劑控制有可能會造成線蟲產生抗藥性等問題,需要尋找其他方式進行防治。

  大豆胞囊線蟲能將卵儲存於胞囊中,在土壤中過冬,到了生長季節開始時卵會孵化出幼蟲,幼蟲會鑽到植物根部組織並遷移到植物的維管束系統中,而雌線蟲會在根部找到一個適宜覓食的地方,並終其一生都固著於同一位置,不間斷地從大豆獲取營養,使得大豆降低生產率。另外,過往研究顯示,叢枝菌根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簡稱AMF)能與大豆或其他植物的根形成共生關係,且可降低植物病原和害蟲所引起的疾病嚴重程度。因此,伊利諾伊大學研究生Michelle Pawlowski與美國農業部研究員Glen Hartman共同探討了五種不同AMF(包含Claroideoglomus claroideum Diversispora eburnean Dentiscutata heterogama Funneliformis mosseae Rhizophagus intraradices )在保護大豆免除大豆胞囊線蟲侵害的能力上是否有所不同。【延伸閱讀】藉最新的植物分子生物研究成果可望解決肥料施用所衍伸的環境污染問題

  研究人員在溫室中以AMF和大豆包囊線蟲進行大豆接種,發現所有五種菌均能減少大豆根中囊腫的數量,與未接種AMF的大豆相比減少了59%至81%,其中F. mosseae 的效果最佳,且孢子或孢子的分泌物可抑制線蟲卵的孵化。未來將可進一步研究相關菌種或其分泌的特殊化合物於田間作為殺線蟲的潛在用途,相關研究發表於<Plant Disease >。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