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打造全方位自然體驗的療癒都市

2019/07/30 @國際

摘要

美國華盛頓大學及史丹佛大學共同合作,以城市計畫制定者、景觀設計者、都市開發者以及歷年文獻研究成果,提出自然對心理健康影響效益評估架構,除提供人們療癒心靈的功能外,更提供長期生活在都市環境的人們體驗大自然的機會。

示意圖

打造全方位自然體驗的療癒都市

  據研究統計,全美約1/5的國民受心理疾病(mental illness)之苦,全球也有相類似的趨勢。在緊張高壓的生活環境中,心理方面的疾病儼然成了現代文明病之一。在如此高比例的患者中,僅1/3主動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除尋求正規的醫療管道外,多親近大自然、徜徉在自然的環境中,也是被學界所認可的療癒做法。

  雖然許多文獻指出,自然體驗(nature experience)對人們的心理狀態與認知能力均有正向的幫助,然而並無系統性的做法具體指出如何將生活與自然結合,以用於改善人們心理狀態,並做為城市管理當局或有關團體進行都市規劃管理、實施的依據。為將學術研究成果進一步導入到人們的生活,並供有關當局施政參考的具體依據。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及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跨校研究團隊便彙整許多文獻的研究成果,以此建立自然對心理健康影響效益評估架構,並與現有的計畫、政策結合,以便未來向人們展現具體的應用。研究團隊希望能藉由自然保育措施的制定與城市規劃相互結合,讓市民直接感受自然療癒的效果。【延伸閱讀】城市對蜜蜂保護的重要性

  雖然該研究仍處於萌芽階段,但研究團隊認為此架構除提供人們療癒心靈的功能外,更提供長期生活在都市環境的人們體驗大自然的機會。研究主要為城市計畫制定者(city planner)、景觀設計者(landscape architect)、都市開發者(developer)等,提供一個評估機制,預先考量與環境相關的決策對都市居民身心健康的影響。

  研究團隊在綜合文獻回顧後,率先提出三點專家共識聲明做為整體概念模型的基礎,分別為(1)證據證實一般自然體驗與心理幸福感上升之間具關聯性;(2)證據證實一般自然體驗與減少風險因子、部分心理疾病負擔之間具關聯性;(3)證據指出研究可為質、量逐漸低落的自然體驗提供再發展的契機,重新為人們提供更佳的體驗。在這概念模型中,生態系服務作為提供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服務的一環。為了具體實踐此概念模型,並具體量化生態系服務所能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務程度,研究團隊提出四大步驟,依序為:(1) Nature features,首先定義自然特徵(natural feature)所含的元素;(2) Exposure,接著量化與自然特徵互動、接觸的程度;(3) Experience,將(2)進行分類歸納,細分不同種類的自然體驗及體驗程度;(4) Effects,綜合上述測量結果與量化數據,評估自然特徵所帶來的心理健康效益。

  研究團隊希望能藉由歸納出三大專家共識與建立四大步驟的概念模型,闡述生態系服務所能提供的社會心理健康服務,並希望能為生活在都會區的人們提供更好的都市綠化藍圖,同時也為政策制定者與決策者提供較為具體規劃方案及效益評估模式。

  該研究主要由史丹佛大學自然資本計畫(Natural Capital Project)資助,文獻重點回顧成果已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