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主題專區
主題專區
2020/12/31
台灣林木資源豐碩而珍貴,但因山老鼠盜木事件防不勝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與保七警察合力以科學技術進行盜採防範措施,以補足山林管理人員人力不足並且更有效率管理林地,也能進行森林資源管理、氣候資訊蒐集、災害救治、野生動植物保育等,可使得森林資源多面向管理且更加完備。
2020/12/30
為了遏止豬隻傳染病的流行性感染,全國豬肉委員會建立AgView網路平台,可提供豬隻運動相關的視覺化數據與診斷結果,並且可在記錄當下同步登錄改寫紀錄,透過即時傳遞資訊、資料庫共享、協同合作等模式,確實建立豬隻疾病追蹤的防疫系統,讓使用該系統之養豬企業能夠將患病風險與損失降至最低。
2020/12/29
荷蘭企業推出可清除牛舍糞便的Barn-E機器人,畜牛業者可以在智慧型手機或電腦使用APP進行管理,輕鬆調整時程表和路線;當機器人從清運路線返回糞肥傾卸區,可將收集的糞便傾卸並在此區為電池自動充電,有效協助畜養品質與效率,達到動物友善,紓解畜牛產業的缺工壓力。
2020/12/28
美國德州大學為農業用水的節約方法找出新的可能,研究團隊發明一種名為SMAG-soil的土壤,其特色會隨著溫度而產生土壤含水量的變化,可將水資源循環利用,這項發明除了對於水源不足的乾燥地區有著莫大的幫助,也能友善環境,未來將持續研究,擴大應用範疇。
2020/12/24
歐盟所倡議的歐洲綠色政綱冀望於2050年達到碳中和的願景,希望透過數位轉型與綠色開發成功達成能源節流、改善熱島效應的智慧建築、交通控管、恢復生物多樣性等措施,並且致力邀約各大企業、歐洲太空總署與Mirpuri基金會共同參與,計以衛星科技作為領頭羊,妥善運用人工智慧、物聯網、太空數據、衛星通信與衛星導航等技術,再更進一步推動能源轉型。
2020/12/23
魚粉是全球水產養殖中重要的飼料添加物,而人類對於漁產需求日益擴大,魚粉需求也拉大,美國農業局與明尼蘇達大學研究團隊以美國第三大農耕作物苜蓿進行魚粉原物料研發,並以黃鱸作為苜蓿飼料樣品進行肉質感官品評試驗,除了飼料重量較傳統魚粉輕,關於魚體健康狀態、換肉率、品質、口感、顏色等試驗參數並無太多差異,係具有新魚粉飼料的潛力。
2020/12/22
聯合國12月12日的巴黎氣候5週年視訊會議中,各國對於氣候變遷的議題,期望美國未來由新任總統統御時,能再次加入協定,實踐降低碳排放的承諾,並且引導其他國家朝向逐年降低碳排放的目標。
2020/12/21
英國公司Be Seen Be Safe開發出畜禽疾病緩解平台Farm Health Guardian™,獲得多種專利並且具有控制入口、即時追蹤、立即警報、預防損失之特點,可讓使用此系統平台之農場有效降低畜禽疫情爆發的機率,目前已被北美、英國、歐洲畜禽相關企業廣為導入使用。
2020/12/18
美國伊利諾大學應用擠壓膨化技術製作豬隻飼料,有效提高飼料中的胺基酸消化率,而在對照實驗中,發現若餵食豬隻經過擠壓膨化程序的飼料,連帶著能量消化率的增長,因此得出胺基酸消化率與能量消化率間有著密切關係,對此豬隻的消化系統能吸收到更多能量與蛋白質,顯示經過擠壓膨化處裡的豬飼料係可提升飼料在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
2020/12/18
台灣台糖公司早期以製糖為主要業務,近年來致力於循環農業的發展,試圖將製糖剩餘的蔗渣百分百循環再利用,其中以生物燃料、有機肥料、蔗渣太空菇包為循環三寶,日前研究證實蔗渣所製成的太空包能使杏鮑菇的產量增加,期望未來蔗渣全循環的應用不再有侷限。
2020/12/17
以往昆蟲監測的相關試驗需要耗費大量人力、時間,所費不貲,然而美國加州大學的新創公司成功研發出一款智慧智慧昆蟲監控系統,使用備有感測器與發信器的昆蟲誘捕器,外加雲端檢測平台以及數據資料庫,可有效辨識目標作物的害蟲與益蟲,再將相關資訊發送至使用者綁定的智慧應用程式內,可使得農民更明確、快速做出合乎成本管理效應的田間管理與害蟲殲滅策略。
2020/12/16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研發出用途廣泛的Capacitivo智慧桌巾,其原理為智慧織物經由放置物的電荷變化進而判別物品為何,再搭配機器學習、資料庫建置,可使得這條智慧桌巾的正確判別度提高至94.5%,它的用途可協助人們日常生活判別食材,計算菜餚的卡路里、盆栽是否該應該澆水,再經由物聯網功能發讓語音小幫手出聲提醒,隨著人工智慧與務聯網的快速成長,Capacitivo智慧桌巾的應用層面將更加寬廣。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