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8 @國際
透過從對黃龍病有天然耐受性的柑橘樹中提取新型抗菌物質,可有效殺死亞洲柑桔黃龍病菌的活細胞
示意圖
美國佛羅里達州研究人員最近在一處有機農場取得重大突破,發現某些柑橘樹對黃龍病(HLB)具有天然耐受性,並能產生新型抗菌物質對抗此疾病,為解決困擾柑橘產業多年的重大難題帶來新希望。
黃龍病由亞洲柑桔黃龍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引起,透過柑橘木蝨(Asian citrus psyllid)傳播,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自2005年於佛州首次發現該病以來,產量驟降92%以上。據美國農業部統計,該病造成2022年至2023年創下自1936年以來柑橘產量的最低紀錄。黃龍病的危害極其嚴重,會造成受感染的樹木果實減少,且呈現綠色,體積較小,形狀不規則,味道發苦,甚至可能提前落果。目前農民主要依靠殺蟲劑控制木蝨,並使用土黴素(Oxytetracycline)等抗生素治療,但這些方法不僅昂貴,還可能帶來健康和環境風險。
研究團隊針對已表現出輕微症狀,但仍能結果的受感染柑橘樹進行研究,藉由分析342種內生菌,發現其中五種內生菌能產生新型抗菌劑。研究結果顯示,細菌培養的萃取物中存在多種抗菌化合物,這些抗菌化合物即使在低濃度下也能有效殺死亞洲柑桔黃龍病菌的活細胞,意味著它們可能以不同方式攻擊病原菌,有助降低產生抗藥性的風險。研究團隊正與德州農工大學和佛羅里達大學合作,評估這些化合物在實驗室和溫室條件下的效果,特別是針對植物是否能透過葉子或根部吸收這些物質。為加速技術應用,研究團隊計劃未來與生物農藥公司合作開發產品。該研究重要性不僅限於柑橘產業,因為類似的傳染病已開始影響美國的馬鈴薯、番茄和胡蘿蔔等作物。
這一突破性發現為解決黃龍病提供了新的希望,也為發展更環保與永續的植物病害防治方法開闢了新途徑,既挽救佛羅里達州的柑橘產業,還可能為其他作物病害防治提供寶貴經驗。【延伸閱讀】-抗微生物肽化身柑橘黃龍病的新防治策略
資料來源
文章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