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新研究改變了氣候模型: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比想像的多

2024/09/11 @國際

摘要

1960 年代核彈試驗的放射性碳分析顯示,現有的地球系統模型低估了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吸收量,並指出碳週轉速度比預期更快,這強調了改進氣候模型提高預測精準度的迫切需求。

示意圖

新研究改變了氣候模型: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比想像的多

  1960 年代核彈試驗的放射性碳分析結果顯示,現有的地球系統模型可能低估了陸地植被和土壤所吸收的碳量。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碳的儲存時間比之前認為的更為短暫,這表示人工排放的二氧化碳在陸地生物圈中停留的時間可能不如現有模型預測的那麼長。因此,為了制定有效的氣候政策,有必要使氣候預測和全球碳循環的描繪需要更加精準。

  據研究指出,植被和土壤吸收約30%的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但二氧化碳淨流入陸地生物圈的過程卻未受到限制,這在全球淨初級生產力(NPP)和碳週轉率的過程中尤為明顯。NPP是指植物利用大氣二氧化碳產生新組織的速率。但目前NPP的估計值差異很大,主要是因為依賴統計預測和有限的場地規模測量。

  1950和1960年代的核彈試驗增加了大氣中的放射性碳(14 C),這些碳被陸地生物圈吸收。追蹤核試驗後生物圈中放射性碳的累積,有助於評估NPP和碳週轉率。然而,直接觀察全球14 C的累積一直是一項挑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研究團隊結合了核彈產生的放射性碳預算與模型模擬,為20世紀60年代(1963年至1967年)的全球核電廠提供精準的約束條件。【延伸閱讀】- 找出能夠適應「更熱地球」的根將有助於緩解糧食供應的壓力

  最終研究發現,現有模型低估了 20 世紀 60 年代核電廠的規模和影響。當時的淨生產力至少達到每年63 PgC/年,而目前的碳排放率已增長至 80PgC/年,遠高於現有模型預測的43至76 PgC/年。這種差異主要源於模型低估了短壽命或非木本植物組織中儲存的碳量,而碳的吸收和週轉正是陸地生物圈中控制人為二氧化碳碳匯的主要因素。【延伸閱讀】- 日本 2050 年實現碳中和之情境分析

  因此,該研究提出,陸地生物圈中的人為碳儲存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短暫,並且更容易受到未來環境變化的影響,迫切強調須進一步改進氣候模型,以提高預測精確度。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