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2/11/08
以茶為基底的護膚品和美容產品市場正在快速增長,包含綠茶、抹茶、白茶、紅茶與烏龍茶等,因不同品種茶成分可針對不同肌膚而有不同功效,在全球愈來愈受到歡迎。
2022/11/07
芬蘭的知名大型食品公司Fazer利用專利技術以燕麥殼為原料生產木醣醇,能將燕麥副產品循環利用,並提供消費者健康及永續來源的糖類替代品選擇。
2022/11/04
日本政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與其他部會跨連結共同制定《實現碳中和目標之綠色成長戰略》,分別從產業面與能源政策兩個面向著手,訂定海上風力發電、農業、半導體與資通訊、資源再生循環等14項重點發展領域的行動方案和國家政策目標,作為各產業足以前瞻性挑戰之後盾,積極投入淨零碳排之推動。
2022/11/04
你以為的農夫是日曬雨淋、彎腰的手工業,實際上是穿著帥氣制服、操作專業農機具的農夫!看農業機耕團如何把耕作變成一場文化展演?讓人力與機械通通都能共享,不僅打破一般人對傳統農業的刻板印象,更為台灣農業人才找到競爭優勢。        農委會自106年起推動全台各地發展農業機耕團,即是以機械耕作,減緩人力的消耗,延緩農業缺工問題,並達到省工、省力又省時的效果。若對於本集機耕團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上農委會農業人力資源平台或洽各地區農會的農業人力團以及各地機耕團。 主持人:微笑台灣頻道總監 李佩書 來賓:桃園青農機耕團 吳成富總教官、高雄方舟機耕團 李法憲團長 本集節目合作推薦: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2022/11/03
為促進花蓮豐濱農業發展,推動PGS參與式驗證共保系統「東海岸PGS沙瑟拉」,發揮阿美族互助精神,打造永續環境,促部落青年回鄉發展。
2022/11/02
為了減少農業與食品系統生產時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目前有五種具有潛力的技術正在發展,包含碳耕法與再生農業、智慧型肥料、精密發酵、垂直農場和沼氣,上述五種技術可能只需幾年的時間便有機會成為主流。
2022/11/01
德國研究團隊為了探討如何透過菜單設計為緩解氣候變遷作出貢獻,設計出9家餐廳的菜單。每個菜單都有兩種版本,一種只有餐點名稱、描述與價格,另一種則額外顯示每道餐點的碳排放量,並透過情境假設進行線上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當人們拿到以低碳排放餐點為預設選項的菜單時,選擇高碳排放的餐點的比例會明顯下降;另外,碳標籤同樣有助於人們選擇低碳排放的餐點。
2022/10/31
知名食品品牌亨氏與環保包裝商Pulpex合作開發番茄醬的紙瓶包裝,取代常見的塑膠瓶,有助於減少塑膠汙染,並提供消費者更永續的醬料包裝選擇。
2022/10/28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開發首創用於農業生態系統的知識引導機器學習模型(KGML-ag)來提高農業一氧化二氮預測的準確性,也包含與一氧化二氮生產和排放相關的土壤含水量、氧氣水平以及土壤硝酸鹽含量等中間數據。
2022/10/28
美國西部目前正在與數千年來最嚴重的干旱作鬥爭,糟糕的水資源管理政策和人為的氣候變化共同造成了西部水庫的供水量如此之低,各州被迫削減用水量。不難找到關注住宅用水過度的媒體報導:長時間淋浴、游泳池、草坪澆水、家庭洗車或者在商業領域,例如灌溉高爾夫球場或將水抽入拉斯維加斯的酒店噴泉。        但是,當一組研究人員研究美國西部的用水情況時,他們發現了一個非常不同的故事,他們的發現可能是解決美國西部水資源不足的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事情的真相......美國西部的水資源短缺與我們的飲食有關,而不是與草坪用水有關。
2022/10/27
由荷蘭建築事務所MVRDV操刀設計的台南新化果菜市場,透過在屋頂打造大片綠地,將原本的果菜批發市場轉型為觀光景點和食農教育基地。
2022/10/26
英國咖啡連鎖品牌Costa Coffee推出以植物原料製作的新杯蓋,新的纖維杯蓋碳足跡比目前的聚苯乙烯塑膠製蓋子低了50%,希望能透過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的數量降低石油基塑膠對環境的影響。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