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3/05/08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究了一種在袋鼠腸道中發現的細菌,在模擬試驗中可減少牛胃的甲烷生成,有潛力作為畜牧業減排的應用原料之一。
2023/05/05
「預冷」也是就預先冷卻,蔬菜預冷很重要!我們能夠買到優質的農產品,除了注重田間的管理以外,在運送之前,若沒有去除蔬果採摘下來的熱氣,加上運送過程中還會隨著溫度持續升高,蔬果就會很容易腐爛,新鮮度就會大大降低喔!
2023/05/05
日本農研機構(NARO)為因應氣候變遷,建構 AI 人工氣象室,以最精密方式 解析並掌握作物的栽培環境,並鏈結超級電腦「紫峰」的研究基礎正式開始運作。 本研究透過 AI 解析作物栽培環境數據與影像等主要性狀數據,可以精準在任何栽培環境推估作物的採收時期、產量、品質。本研究與不同跨域單位共同研究, 增進新品種與栽培方法的研發。除此,民間企業等外部機關單位也可遠距運用。
2023/05/04
農委會今天與澳洲農業部在台灣召開第18屆台澳農業合作會議,加強農業淨零政策、科技合作及投資新契機等面向的交流;3日將在雲林召開台澳農業商業論壇,推進合作商機。
2023/05/03
近期一項研究顯示甘草葉萃取物是一種有效的殺細菌劑和殺真菌劑,可調節植物對病原體的免疫反應,有作為植物保護產品的潛力,並可用於慣行和有機農業系統。
2023/05/02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在日常飲食中加入花生、香草植物和香料可以增加腸道細菌的數量,改善健康狀況。
2023/04/28
『離鄉打拼』與『回鄉定居』一直是許多在地年輕人思考的課題,如何能夠創造在地特色,讓年輕人主動想留下來生活,不管是務農還是從事地方行銷也是現在努力的方向,一起來看看屏東養青陳右穎的故事。
2023/04/28
中國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22年糧油生產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栽培與耕作中心主持和參與研發的「玉米水肥一體化密植高產粒收技術」等8項技術入選農業農村部2022年農業主推技術。
2023/04/27
屏東縣牡丹鄉為全國首個以林下經濟為主題的地方創生計畫鄉鎮,部落、學界、官方共同合作,自3年開始與地方共同建立友善養雞技術體系,建立專屬品牌「牡丹山林雞」,支持逾40位農友發展里山微經濟,創造千萬產值。屏科大今帶領團隊與部落合作,以族人傳統工作模式「換工」建立友善自然與野生動物共好的飼養環境。
2023/04/26
日本農林水產省(MAFF)引進全國研究機構新創研究成果,並評選出10項技術和9個品種共19項優秀研究成果發表。
2023/04/25
英國的植物與微生物研究機構約翰因尼斯中心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合作研究,能利用基因工程生產安全的天然殺蟲劑印楝素,有望普及這種蜜蜂友善的殺蟲劑生產。
2023/04/24
法國巴黎的一間生物技術新創公司開發了一種基因工程黃金葛,可用於去除空氣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作為居家空氣清淨的好幫手。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