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3/06/16
美國一間氣候科技新創公司推出了一款土壤碳監測系統,協助農民應對氣候變化並即時追蹤監測和量化土壤碳通量。訂閱該服務的農民亦可以使用這些數據來抵消他們的碳足跡或透過碳信用額度增加額外收入。
2023/06/16
台農17號金鑽鳳梨是臺灣最普遍栽種的品種,它口感細膩風味香甜,不只我們台灣人愛吃,國際友人也很愛,是我們目前外銷的主力品種
2023/06/15
人力不足是現今農業發展最大問題,台灣無人機應用發展協會在花蓮已第3年辦理訓練課程,培育近百名AI人才,縣府樂見透過智能來提升農民的經營效率與降低生產成本。
2023/06/14
由日本國家農業與機器人研究中心與農業研究中心NARO開發新技術,結合了感測器、預測模型和機器人的概念,開發了一種產收時間調整系統,可以使產收時間與需求季節相匹配,這項新技術將作為下一代農業生產基礎,使農民能夠精確地調整產收期及計劃出貨。
2023/06/13
加拿大承諾在2030年將自低碳能源的電力占比提高到90%,從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發展太陽能光電農業有機會實現這個目標。由於近年來,太陽能成本的大幅下降,興建太陽能光電農業有望協助農業減少對化石燃料的需求,節約用水、提高作作物產量,並保護農作物避免遭受過度的太陽照射、強風與冰雹等的影響。
2023/06/12
水泥產業是所有製造業中能源和碳密集度最高的產業之一。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透過在水泥中加入生物炭開發了一種負碳混凝土配方,這種環保水泥的強度可與普通水泥媲美,同時從空氣中吸收高達其重量 23% 的二氧化碳,有望顯著減少水泥產業的碳排放,研究結果已發表在Materials Letters期刊。
2023/06/09
在一項獨特的新研究中,酪農和獸醫尋求遊戲專家的協助來增強乳牛的健康管理。該項目開發了一個基於人工智能 (AI) 的系統,可以通過皮膚圖案識別乳牛,並使用“HoloLens”擴增實境 (AR) 在用戶查看時顯示乳牛的健康相關數據。
2023/06/09
中國開展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三大體係數字化改造,大力發展農業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的協調應用,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加快智慧農業建設,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和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2023/06/08
台東縣關山鎮農民配合農委會,推動農業剩餘資源循環再利用,透過虎尾科技大學教授林世章指導,將關山稻米收成後稻草等農廢物,經壓碎處理製成燃料棒,可燃燒發電或氣化再運用、烘乾農糧,不僅解決農廢物、增加碳權,也達成零碳排循環經濟。
2023/06/07
竹子的生長速度相當迅速,繁殖力驚人,同時也是寶貴又易於取得的有機資源,因此將竹子製成堆肥,重新應用閒置的資源,創造綠色農業的永續循環。
2023/06/06
知名輪胎製造商普利司通開發了由 75% 的回收和可再生材料製成的新型輪胎,成分包含了回收來源的鋼材、碳黑、橡膠,以及生物基材料如植物油、稻殼灰二氧化矽、橡膠樹和銀膠菊(guayule)中萃取的天然橡膠等,其中多種材料已通過了國際永續性與碳驗證ISCC PLUS的認證,為輪胎產業的永續發展帶來新的里程碑。
2023/06/05
印度人喜歡每天喝茶,然而根據印度科學研究結果顯示,喝茶須講究營養、沖泡長短及最佳飲用時機。若能調整飲茶習慣,可獲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