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0/04/24
以色列理工學院研究團隊運用由鈉離子與沸石晶體組合之高效分離膜,將二氧化碳轉換成甲醇,除了能有效降低溫室氣體,也可獲取工業燃料上用途廣泛的甲醇,對於水資源、環境能源的研究有著實質突破。
2020/04/23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秘書長阿茲維多(Roberto Azevêdo)於今(2020)年4月8日表示,由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蔓延,將導致今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出現「難看的」(Ugly)萎縮。   根據WTO於4月8日所發佈的貿易統計和展望報告 ,預測今年世界各地區和所有經濟部門的貿易量將會暴跌。   在假設最壞的情況下,即COVID-19疫情蔓延無法受到控制以及各國政府未能採取有效的抗疫措施,根據WTO經濟學家估計,與去(2019)年相較,全球商品貿易量將會下降32%或更多。而較樂觀的情況是全球商品貿易量下降13%。   阿茲維多秘書長表示,「今年全球貿易數字應該會很難看,此ㄧ結果應是無法避免,如同2008年發生的全球金融危機,甚至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一般,當時全球商品貿易量也是無可避免的暴跌。」   阿茲維多秘書長並表示,當前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與先前發生的經濟危機事件大不相同,係因「當前的經濟處於良好狀態,但因COVID-19肺炎疫情蔓延而導致全球貿易和投資中斷。若全球貿易和投資中斷能得以恢復,則全球經濟將會快速成長且為經濟復甦給予強而有力的支持。」   阿茲維多秘書長警告說,「轉向保護主義將會使我們刻正承受的經濟衝擊加劇,惟有保持國際貿易和投資市場開放將有助於經濟更快速的恢復。」 2021年全球貿易量是否回升?   阿茲維多秘書長表示,若COVID-19肺炎疫情得以受到控制,且各國政府採取正確的抗疫措施,則2021年的全球貿易量將有望回升。   根據WTO所發佈的貿易統計和展望報告指出,除了非洲、中東和獨立國家國協(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CIS)以外,所有地區的進出口量將會在2020年出現2位數的下降。若COVID-19肺炎疫情得以受到控制,且貿易能再次擴大,大多數地區的進出口量將會在2021年出現2位數的回升,在樂觀的情境下約會下降21%後回升,而悲觀的情況下則會下降24%後回升。   此外,由於不確定程度很高,導致2020年和2021年的預期結果可能會高於或低於估計值。   該報告並指出,由於2019年的貿易緊張局勢和經濟成長趨緩, 使得2019年的全球貿易成長速度已經放緩。與2018年的2.9%成長相較,2019年的世界商品貿易量略微下降0.1%,而2019年全球商品出口總值為18.89兆美元,下降3%,但2019年世界商業服務貿易出口總值為6.03兆美元,成長2%。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0/04/09)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0/04/22
挪威皇家鮭魚公司連袂微軟公司使用水下相機收集養殖鮭魚的圖像,並應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圖像自動化計量,透過參數解析與數據蒐集,進而降低養殖成本與增加現場作業員工之安全性。
2020/04/21
土肉桂為樟科常綠中喬木,是臺灣特有種,主要分布在臺灣中北部海拔400~1,500公尺的闊葉樹林中,陡峭向陽山坡尤多。土肉桂根皮味道與錫蘭肉桂、大陸桂皮相近,民間常以其為肉桂的代用品,故又有「假肉桂」之別名,因其特殊肉桂香及精油成分,可作食用香料及醫藥用途,故曾為大量外銷的農產品。然而,早年對原始林採伐及民間挖掘剝取少有規範,導致原生土肉桂日漸稀少,直至1978年,林試所重新開始復育工作,國內土肉桂數量才逐漸增加,而由於土肉桂富含的肉桂醛特性,近年遂成為糖尿病學研究目標之一。
2020/04/20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針對乙烯含量的變動進行監測器材的研發,開發可裝置在單壁碳奈米管內的乙烯含量變化感測器;實驗素材採用康乃馨與桔梗花,觀察開花時以及花瓣顏色褪色時的乙烯產量波動。
2020/04/20
現今,在城市中授粉是一項艱困的任務,土地的使用情況與以往不同,這對授粉昆蟲構成威脅。生態學家對於英國的布里斯托、雷丁、里兹、愛丁堡四個城市進行研究,將其土地使用現況化分為社區農圃(allotments)、花園(gardens)、其他綠地(other greenspaces)、自然保護區(nature reserves)、人造表面(manmade surfaces)、道路邊緣(road verges)、公園(parks)、人行道(pavements)、墓園(cemeteries)等九種地區,研究者計量每種地區的授粉媒介與植株物種數量,依循常理,植物總類越多,授粉昆蟲的生物多樣性就越大。   花園內的授粉昆蟲種類最多,但並非所有的花園植物都受到授粉昆蟲的青睞,像是蒲公英、毛茛屬植物則最受到歡迎。研究人員想知道怎樣的地景適合授粉昆蟲,進而開發計量模型進行土地用途評估,根據模型預估,在公園以及公園的邊地綠色空間多栽植花卉作物是最適合授粉昆蟲;研究人員表示,施行一些簡單的方法即可使授粉昆蟲活得更加自由自在。
2020/04/17
德國波恩大學研究團隊在藍綠藻基因組中找尋可催化植物油脂的合成酶—酰基轉移酶,並且證實藍綠藻可利用酰基轉移酶產生油脂,未來或將能以不占用糧食作物田區土地進行量產,為動物飼料、生物燃料開創新的可能性。
2020/04/16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團隊將向日葵花粉放置於鹼性條件之環境,成功將植物界最硬的素材之一的花粉軟化而膨脹而呈現凝膠狀質地,並將其製成軟凝膠顆粒,可用於傷口敷料、植入式電子設備、義肢等,為一款綠色永續的新環保材料。
2020/04/15
前人研究提出使用高油酸花生作為蛋雞飼料可提升β-胡蘿蔔素、加深蛋黃顏色;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研究團隊以肉雞作為試驗對象,研究高油酸花生飼料對於肉雞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有助益效果,同時降低總膽固醇、反式脂肪,不會改變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
2020/04/14
美國猶他大學研究團隊為解決冷凍細胞與器官之保存方法,以分子模擬進行聚合物抑制冰晶成形之機制,並且提出聚合物在冰的表層擴散速度與分子在冰面上結合時間之關聯性,為未來研發新型柔性聚合物的生物醫學研究有深遠影響。
2020/04/13
加拿大和墨西哥已分別於今(2020)年4月3日和4月4日發出正式通知已完成《美墨加協定》(US-Mexico-Canada Agreement, USMCA)的國內批准程序,惟仍錯失川普政府原先預定在今年6月1日正式生效所需的最後期限(即應於4月1日前通知)。   美加墨等3國的汽車製造業者及關切USMCA的主要美國參議員們持續向川普政府提出警告,認為USMCA於6月1日正式生效是不切實際的。汽車製造業者們表示,他們需要更多時間來理解和制定新的汽車原產地規則(rules of origin, ROO),再加上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蔓延將使這項任務變得更加複雜。   加拿大副總理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建議,USMCA宜於今年下半年生效,其在ㄧ份聲明中表示,「加拿大政府將繼續與美國和墨西哥政府合作,以決定USMCA正式生效日期是對所有成員皆有利的。」「ㄧ旦我們走出COVID-19疫情風暴,我們必須確保USMCA能為經濟復甦給予強而有力的支持。」   在墨西哥4月4日提交正式通知後,墨西哥副外交部長希德(Jesus Seade)在推特推文中表示,「有了USMCA,我們就可透過現代化的手段,來強化該地區的競爭力並促進三邊的貿易關係。」   希德副外交部長表示,目前只剩美國仍未正式通知USMCA貿易夥伴其國內批准程序已經完成。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陳逸潔、王惠正編譯 備註:原文資料來源為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0/04/06)付費報導,故暫不提供連結,敬請見諒。 更多WTO農業新聞,請見→→臺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20/04/13
科技研發速度快捷,其應用的層面跨域並行,加拿大的農民採用LoRaWAN技術,再輔以感測器、接收面板與閘道器等組件,即可監控農場環境並下達農事指令,也能協助數據蒐集;迄今諸多農民皆運用LoRaWAN閘道系統,因而開啟EnviroDIY資料庫社群發展,提供免費天氣數據下載。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