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4
因為氣候變遷加劇,世界上許多半乾旱/草原地區,越來越乾燥,因為缺「水」而限制了農業發展,引發作物生長問題,這些地區的多數作物,在生命的早期、發芽及幼苗階段...
2022/01/21
花蓮縣政府推動食農教育,下月將舉辦食農博覽會,除了邀集全台推動食農、食育單位參展,更請來英國、日本相關協會分享,也讓花蓮食農教育得以與國際接軌。...
2022/01/19
無人機變得越來越小,他們的潛在應用卻越來越大。過去20年,無人機在農業和林業的應用皆有所增加,像是監控保育區野生動物和定位稀有植物。而現在無人機正在解決一個...
2022/01/14
農委會舉辦「111年食農教育推廣計畫」徵案活動,鼓勵申請單位或其合作單位運用國產農漁畜產品教材、食農教育教學知能手冊,進行食農教育推廣。計畫補助金額最高為台...
2022/01/13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AIoT智慧化養殖團隊,在屏東、新北貢寮進行智慧化養殖試驗成功。海大舉辦「AIoT智慧化水產養殖座談會」,出席的嘉義縣長翁章梁說,嘉義縣海域有全國最...
2022/01/12
什麼!不用「灑」水就能澆花?
由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發推出的底部灌溉栽培端盤,專為國內小品盆栽(9cm盆徑)量身訂做,在盆栽端盤底部串接管線,並供給盆栽水份,穩...
2022/01/07
地球正在發燒,世界各地數千萬人受到熱浪威脅,台灣的高溫警報也快變成生活日常。而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捕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將碳儲存在土壤裡,所以植物根長...
城市樹木透過土壤的微生物群落(SMC)來維持生態系統服務的能力
2022/01/04
在農村和城市的樹木,生活環境有著非常大的差別,在城市化的壓力下,城市中的樹木相對生長緩慢和早逝。造成其中差異的原因來自土壤的微生物群落(SMC),樹木從空氣中獲...
2021/12/30
新竹縣敏實科大運用AI人工智慧技術,輔導茶農改良茶葉生長環境及生產烘焙製作過程,沒想到效果出奇不意,竟意外勇奪今年南投鹿谷農會烏龍茶評鑑頭等獎,讓人看到電腦...
2021/12/29
當前測試植物面臨環境壓力和疾病的方法,相當耗時且不準確。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可讓植物「佩戴」的感測器貼片,能持續監控植物病害及其...
2021/12/27
FarmDroid FD20是一台全自動播種和除草機器人,該機器人可幫助農民和種植者降低作物和除草成本。此外,該機器是依靠太陽能發電而運行,因此是以碳中和與環境友善的方式來...
2021/12/24
宜蘭縣政府輔導的「保證責任宜蘭縣青出宜蘭農業運銷合作社」,是由縣內20位青農所組成。有鑒於宜蘭農作物栽種分散、繁雜,該合作社在農委會支持下,成立農機代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