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花蓮農改場分析原民作物功效 打造保種園地

2022/12/16 @臺灣

摘要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長期投入保種工作,蒐集保存重要作物的種原,育成多個原民特色作物,以特有蔬菜及豆類兩類為主。今年加強分析原民作物的機能性功效與應用,看準作物的氣候調適韌性,打造保種天堂。

示意圖

花蓮農改場分析原民作物功效 打造保種園地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長期投入保種工作,蒐集保存重要作物的種原,育成多個原民特色作物,以特有蔬菜及豆類兩類為主。今年加強分析原民作物的機能性功效與應用,看準作物的氣候調適韌性,打造保種天堂。

       花蓮有阿美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布農族及賽德克族六大族群,蘊藏豐富的原民作物與農耕智慧,例如阿美族食用野菜經驗、布農族豆類耕作文化等,具在地特色及保存利用價值。

       農改場蒐集的種原繁殖體以種子為主,部分須利用扦插或種球繁殖,目前蔬菜類蒐集到火蔥、蕗蕎、苦茄、雞心椒、小米椒、黃麻、土人參、巴蔘、糯米糰、番杏、山芹菜、刺芫荽、鐵砲百合、落葵、紅地瓜葉、綠地瓜葉、紅梗芋頭、綠梗芋頭、紅藜及苦苣共20種。

       豆類則有白鳳豆、鵲豆、翼豆、八月豆、米豆共5種,農改場建立繁殖與留種相關的技術,並輔導光復鄉太巴塱部落建立保種示範圃及栽植作業,研究原民野菜的機能性功效,也生產野菜供應部落風味餐廳。

       農改場指出,原民野菜調適氣候能力強,穩定對內外提供農產,扮演「諾亞方舟」的角色,儲備疫情、乾旱與地震等災難所需的緊急救助資源。近年在疫情下,許多提升免疫力的機能性野菜能強身保健,成為極具發展潛力的特色品項。

       其中花蓮月眉村特產的火蔥,在阿美族人老一輩流傳下來的傳統智慧,認為可預防感冒,經農改場委託實踐大學、國立師範大學及台灣大學學者以免疫細胞測試後,發現具有免疫調節的效果,將積極開發火蔥其他機能性功能。

       另外,轄區內重要作物如山苦瓜、金針、黃芩、紫蘇等作物的機能性功效,花蓮農改場也將持續探討開發,讓原鄉部落可提升作物產值。【延伸閱讀】- 花蓮南安部落農業有成 縣府規畫推原民有機農業促進區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