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13/06/12
摘要 相較於過去只著重於單一糧食作物,中美州各國已開始將農業研發重點置於蕃茄、樹薯、馬鈴薯、酪梨等多樣化的作物,以更有效地提升糧食產量、對抗飢餓問題。 美洲國家組織農業合作局(Inter-American Institute for Cooperation on Agriculture, IICA)在歐盟贊助560萬歐元經費下,將推動「中美洲農業價值鏈區域型研發計劃(Regional Programme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Agricultural Value Chains in Central America, PRIICA)」,針對小農與貧窮人口需求來發展創新技術,參與國包括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馬等等。中美各國過去以玉米作為主要糧食來源支柱,但過度仰賴玉米的結果,卻對數十萬家庭的糧食供應造成毀滅性打擊,特別在發生颶風等異常氣候現象或糧價高漲時。 PRIICA採取的對策,為鼓勵農民種植多樣化的作物,讓糧食更容易取得,且提高小農收入;另一方面,也協助引進能調適氣候變遷的農業技術,如溫室或灌溉系統。此計畫亦著重農產系統價值鏈,強化科技與商業的關聯,讓研發單位、開發機構、科技專家、商業社群及生產者都能共同參與。 薩爾瓦多農林科技組織(CENTA)主席René Rivera表示「薩爾瓦多在應用創新的表現上落後國際,直到數年前,我們都只著眼在基本穀物」。他認為PRIICA將提供機會以研究抗病蟲害的多品系馬鈴薯、改善酪梨的採收後處理(post-havest)減少農損、降低蕃茄病蟲害、使樹薯能更適應薩爾瓦多的土壤。宏都拉斯同樣對PRIICA有殷切期望,宏都拉斯農業科技局Jeovany Pérez認為PRIICA有助讓農民可以將樹薯、馬鈴薯、酪梨、蕃茄納入商業價值鏈中。 但並非所有人都對這項計畫給予正面評價,對於靠「商業價值鏈」解決糧食問題的方案,瓜地馬拉社運工作者Omar Jerónimo提出質疑:「問題的本質在更深層的面向,牽涉到土地分配」。根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資料顯示,瓜地馬拉全國80%較肥沃的土地只歸5%的人口所擁有。 「農民需要自己的資源才能進入商業價值鏈,但是這些資源被掌控在地主手上,最後他們會把食物用更高的價格,賣給我們這些實際在土地上勞動的人們。」Omar Jerónimo主張加速土地利用的民主化,讓土地可以由生活最迫切的人民所有,否則情況將不會有任何改善。 關鍵字:中美州 糧食 多樣化 樹薯 馬鈴薯 酪梨 蕃茄 土地分配     資料出處: Diversifying Farming to Fight Hunger; International Press Service News Agency 2011/10/14 http://ipsnews.net/news.asp?idnews=105465
2013/06/11
104年防檢疫領域優先議題方向-長官訪談重點方向 1.訪談緣由:屆於104年度各領域研提優先推動議題方向,依國科會第九次全國科技會議結論,如何發展以"產業為導向之全球布局科技研發"為首要之務,因此本學會首次透過各領域長官質性訪談方式,了解各領域104年(短期)可研提之重點方向,供農業科技人員進行計畫研提規劃時之參考! 2.訪談目的:建議104年度防檢疫領域可研提之重點研究方向 3.訪談時間:5/21上午10點 4.訪談人物:農委會科技處葉瑩處長 5.資料整理人:陳建翰副研究員(紀錄) 李宜映研究員(彙整) 6.訪談綱要: (1) 範疇:動物疫苗、飼料添加劑、生物性農藥與肥料、檢測試劑 (2) 針對防檢疫領域進行現況分析及該領域研發瓶頸 (3) 建議104年度推動之研究方向 7.訪談結果: (1). 現況瓶頸: A. 國內動物疫苗缺乏國際行銷通路,也尚待建立符合國際認證標準之檢測技術平台與相關人才 B. 國內檢測套組缺乏國際目標市場的市場分析能力建構,導致外銷潛力不彰 C. 國內檢測套組多半由政府補助,缺乏民間機構資源投入導致產品市場性不高 D. 生物性農藥應往綜合性管理方向發展,非單點病害治療,病蟲害防治方法的開發將跳脫單一作物的思維而以系統為對象 E. 飼料添加劑目前較缺乏產業化加值應用,國際市場的分析也較缺乏 F. 須強化資材產品適地性研究,才能引導國際目標市場之外銷  (2). 未來目標: 建構具國際市場潛力之動植物防疫資材生產體系 (3). 解決現況問題之研發策略: 控制人畜共通感染症,檢查家畜感染症並開發防除技術 A. 闡明人畜共通疾病之傳染途徑及致病機制,開發新的國際重要傳染病之防除對策 B. 開發高病原性禽流感的發生控制技術 C. 建立畜禽重要傳染病分子流行病學之雲端平台資訊並推廣應用 D. 闡明動物疾病的免疫方法與流行病學機制,以便提昇動物健康照顧之品質 E. 加強主要農作物有害生物整合性管理技術並推廣應用 F. 開發使農藥、化肥用減半的生物性整合病蟲害防治法(微生物、植激活素、天敵生物、費洛蒙毒他作用等) G. 建構動植物生物性資材之國際市場研究資料庫與人才培育  8.當天訪談照片    作者: 陳建翰副研究員(紀錄) 李宜映研究員(彙整) 關鍵字:     報告檔案: 104年防檢疫領域優先議題方向-長官訪談重點方向 防檢疫國際資訊參考
2013/06/11
104年林業領域優先議題方向-長官訪談重點方向 1.訪談緣由:屆於104年度各領域研提優先推動議題方向,依國科會第九次全國科技會議結論,如何發展以"產業為導向之全球布局科技研發"為首要之務,因此本學會首次透過各領域長官質性訪談方式,了解各領域104年(短期)可研提之重點方向,供農業科技人員進行計畫研提規劃時之參考! 2.訪談目的:建議104年度林業領域可研提之重點研究方向 3.訪談時間:5/30上午10點 4.訪談人物:林試所黃裕星所長 5.資料整理人:陳建翰副研究員(紀錄) 李宜映研究員(彙整) 6.訪談綱要: (1) 未來產業方向:體驗休閒業、在地特產業、研發代工業、技術諮詢業 (2) 針對林業領域進行產業分析及該領域未來研發議題 7.訪談結果: (1). 林產未來發展產業方向: A. 在地特產業:活化休耕地進行樹種原之利用(例如種植具保健功能之經濟作物,如油茶可提煉具不飽和脂肪酸之苦茶油) B. 研發代工業: 協助民間機構建置植物工廠之高價作物之篩選(如山葵、松露) C. 體驗休閒業:將非木材林產品(non-wood)進行產業化加值應用,如結合文創研發,應用於休閒農場與旅遊 D. 技術諮詢業: 發展樹木健康管理產業,國內目前推行”樹木醫生”生存進行診斷治療工作(尤其對各地紀念物的巨木、名樹、老樹、公園、植物園、市區行道樹) ,透過專業診療並為行道樹等建立資料庫,將行道樹等庫存建檔、分類以便診斷病情。   (2). 林業短期推動之議題方向: A. 建構亞太地區林木病蟲害防疫檢疫與防治資訊平台:屆於旅遊與貿易的發達,各種病害蟲害都會隨著進出口與觀光進行流串,針對亞太環境相當的國家,可透過林木病蟲害防疫檢疫與防治資訊平台,將各國境內病蟲害資訊進行建檔,進行互相通報之基礎,並與樹木防治技術做連結,有益於國際疫病蟲害之流通控管。 B. 進行多目標樹種的選育之混農林業計畫:參考APFNET亞太森林永續經營及復育組織,補助兩年計畫做山地混農林業的示範區,針對已經被濫墾的地區以混農林業進行再生,其中須有配套措施如指導農民栽種高效益的作物,如山葵、松露或腰果等(不限為將來要砍伐的木材),亦可以充分運用農村老齡化人力二度就業。 C. 應用地區性農林資源與有機廢棄物,促使低成本卻可產生高附加價值,在經濟上足以永續發展的林業:如竹林可是最容易永續生產的樹種,中鋼被要求要減碳,減少化學燃料的使用,多使用生質能源,泰國竹材可以打成粉做成生質燃料,台灣竹材算出來每公斤成品會比泰國多1~1.5元,但因為本土產業,因此中鋼有意願進行產研合作。另外需留意產品外銷的標準製程作業,例如竹炭的燒製標準化作業流程、燒竹的溫度、燒竹的材料(品種)與產品適用性研究等,才能與市場一般竹製品進行產品區隔,並以MIT等品質認證推廣至國際市場,較為可行。   作者: 陳建翰副研究員(紀錄) 李宜映研究員(彙整) 關鍵字:     報告檔案: 104年林業領域優先議題方向-長官訪談重點方向 林業參考相關國際資訊
2013/06/10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0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日本佐賀縣畜產試驗場開發超低溫冷凍卵子保存技術,將牛的卵子經過零下196℃所謂「玻璃化保存」的超低溫保存後,仍可成功受孕,產出仔牛。本技術使用腹腔鏡採卵,經冷凍保存的卵子透過體外受精發育為胚,無論是直接移植或冷凍保存再移植到母牛體內,皆可成功誕生仔牛。在過去雖然已有牛受精卵和精液的冷凍保存的技術,但卵子經冷凍保存會使生存率下降,因此難以推行。本技術僅使用極微量的保存溶液,使冷卻速度能夠加快,為成功的關鍵。本研究的成功顯示,除了種公牛的精液可冷凍保存外,卵子也可以應用相同的冷凍保存技術,未來無論雄性或雌性皆可著手進行性狀的改良,使品種改良與繁殖大幅進步。此外,也可藉由保存性狀優良的母牛卵子,進行受精卵的量產,而發展品牌牛種。
2013/06/10
發布日期: 2013-06-10 資料出處: ミカン老化遅らす-マイスで実証; 日本農業新聞 2011/7/7 摘要 多吃柑橘類水果有助抗老化?日本果樹研究所與靜岡縣立大學研究發現,柑橘中含有的隱黃素β-CRP(β-cryptoxanthin)能讓白鼠壽命更長。β-CRP過去在流行病學統計中被發現可能具延緩老化的功效,如今透過動物實驗加以確認後,將成為柑橘水果促銷及相關商品開發之一大利點。 β-CRP為抗氧化劑的一種,由於DNA被氧化而受損是生物老化的主因,適當攝取富含β-CRP的柑橘類有助於延緩老化。研究團隊讓三組一個月大的白鼠分別飲用不同濃度的橘子汁(3.8%、11.3%、38.0%)、β-CRP溶液及水,觀察其壽命變化,結果發現喝水的白鼠過了4~5個月後開始出現死亡,存活超過9個月的只有75%;反觀飲用11.3%和38.0%橘子汁的白鼠直到8個月後才出現死亡,其中92%壽命超過9個月。這些飲用橘子汁的老鼠,大腦中DNA氧化受損的情形降低了30~40%,對於12個月大的「高齡」老鼠而言,有攝取橘子汁的組別也能抑制學習能力下降。靜岡縣立大學藥學部海野教授表示:「吃橘子或喝橘子汁有助健康並維護腦機能,以實驗鼠的劑量來換算,成年人一天攝取1個以上的橘子就能期待產生功效」。由於台灣亦盛產金桔、柳丁等等柑橘類作物,若也能進行相關比對研究來確認功效,或許可擴大宣導、促進國民消費,以助解決長年生產過剩、滯銷的問題。 關鍵字:
2013/06/07
104年優先議題方向-長官訪談重點方向 1.訪談緣由:屆於104年度各領域研提優先推動議題方向, 依國科會第九次全國科技會議結論,如何發展以"產業為導向之全球布局科技研發"為首要之務,因此本學會首次透過各領域長官質性訪談方式,了解各領域104年(短期)可研提之重點方向,供農業科技人員進行計畫研提規劃時之參考! 2.訪談目的:建議104年度農糧領域可研提之重點研究方向 3.訪談時間:2013/5/27 下午2:00 4.訪談人物: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陳駿季所長 5.訪談綱要: (1)農糧領域104年度尚可推動的研究議題方向 (2)請您分享過去承接優先推動計畫之感言與相關建議 6.訪談結果: (1) 農糧領域可研提競爭型計畫之方向(產業化為導向之科技研發) (A)資源廢棄物再利用:過去缺乏好的廢棄物處理系統,例如牡蠣殼的利用是很好的案例。而這些計畫都是長期且不一定回收(成功),所以目前較少科研人員研提。 (B)開發食品加工與機能產品:如菇蕈類,除了鮮食與加工也能開發功能性產品;如白木耳萃取外傷膚料。 (C)開發應用於食品安全之農藥檢測晶片:目前已開發成功,值得再投入。 (D)產業價值鏈建構:偏向制度面的議題,屬產業配套政策計畫。例如台灣農業行銷整體競爭型規劃,成立運作模式教導農企業等,並提供產品上市前的標準作業流程給業者參考。例如:消費者習性分析、評估、行銷策略的規劃案等讓業者學習並使用。 (2) 對競爭型計畫研提之建言: (A)目標要明確。競爭型計畫題目太大,容易使成果失焦。要更精準聚焦單一產業。而且大題目造成未來相似型計畫難以再提出。 (B)除了要有好題目,也要有更好的規劃與策略分析,目前計畫研提前之資訊收集、問題分析、佈局規劃並不十分完整,多半研提人自己寫,或可透過智庫協助,以團體腦力激盪方式進行策略規劃,降低研提人陷入自己盲點之疑慮。 (C)台灣業者較缺乏產品行銷通路建置等研究,因此若研提技術開發議題前,需要有行銷通路之基盤研究較為可行。 (D)計畫執行要有更好的機制與系統性的統籌規劃。由單一機構來執行一核心計畫,可能更有效率,避免計畫拆散到太多部門難以掌控。 (E)若技術成果有時不是針對產業問題研發,技術影響的功效會有限。同時技轉對象的能力要夠強的集貨與行銷人力才能發揮技轉技術之效益 作者: 陳銘漢 副研究員 關鍵字:     報告檔案: 104年優先議題方向-長官訪談重點方向 果樹平台交流會議-資訊蒐整
2013/06/07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0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對於高齡化且勞動力流失的農村,導入不育苗插秧而直接播種的稻作模式,可充份發揮省工、輕勞、低成本的優點;但以往水稻直接播種,常面臨成苗率低落、不穩定的問題,以致日本稻田採用直播法的比率尚不及1%。九州沖繩農研中心針對問題點加以研究後,發現稻苗成長所需的關鍵性元素:「鉬(Molybdenum)」,使用鉬化合物處理後的種子,不僅成苗率能大幅提升,相對於原本水稻直接播種常採用的過氧化鈣(CaO2)處理法,資材量只需要百分之一,成本則降為十分之一。由於若鉬化合物處理技術的相關數據尚在收集中,未來待安全性與化學品登錄能獲得認可後,可望有效減輕農家的負擔與辛勞。
2013/06/06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0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日本最重要的稻米品種「越光米」,其DNA序列已由行政法人「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完全解讀。過去該研究所曾耗費六年時間解讀前稻米重要品種「日本晴」的DNA序列,如今運用最先端的器材,僅用半年時間便完成越光米DNA序列的解讀,並發現「越光米」和「日本晴」共有67051處鹼基序列有差異(SNP單一核苷酸多型性)。這項研究成果將成為有效提升稻米品種改良效率的重要參考資料。
2013/06/06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10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日本最重要的稻米品種「越光米」,其DNA序列已由行政法人「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完全解讀。過去該研究所曾耗費六年時間解讀前稻米重要品種「日本晴」的DNA序列,如今運用最先端的器材,僅用半年時間便完成越光米DNA序列的解讀,並發現「越光米」和「日本晴」共有67051處鹼基序列有差異(SNP單一核苷酸多型性)。這項研究成果將成為有效提升稻米品種改良效率的重要參考資料。
2013/06/06
摘要 近年來東南亞各國稻作受到蝗蟲侵襲的面積不斷擴大,主因為殺蟲劑、農藥的大量使用,導致蝗蟲天敵消失之故;繼2005年越南蝗蟲大發生之後,泰國自2008年以來的兩年間,亦持續受到嚴重損害,損失金額已超過2億8000萬美元;菲律賓在去年9月則有220公頃的災區,今年一月印尼的東爪哇省(Jawa Timur)更有75%的水田飽受蝗災。 國際稻米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RRI)穀物‧環境科學部的學者表示,由於農藥業者未向農民說明農藥的效果和用法就高價販售農藥,農民隨意施用的後果,導致田間生態系遭到破壞。像日本、歐洲所建制的農藥安全使用準則和農藥業者登錄義務,除了馬來西亞以外,東南亞國協(ASEAN)的其它成員國並沒有類似的機制,任何人都可以販賣農藥。因此IRRI從2008年開始,從亞洲開發銀行(ABD)與聯合國農糧組織(FAO)取得100萬美元的資金,設立農藥對策團隊,在亞洲各地向農家召開說明會,宣導禁止農藥濫用。 深受蝗災所苦的泰國,今年六月公告禁止使用兩項對害蟲天敵有害的農藥,然而其它受害較輕的周邊國家,卻仍未有管制動作;今年12月IRRI將在越南河內召開農藥規範之國際部長級會議,希望能將農藥販售者加以列管、導入資格取得制度。 關鍵字:農藥 天敵 蝗蟲 IRRI     資料出處: IRRI新「緑の革命」-農薬の乱用禁止促す, 日本農業新聞2011/8/8
2013/06/05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9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對於受重金屬鎘污染的農地,日本「農業環境技術研究所」利用「鎘吸收水稻(indica 品種長米)」開發出大規模的土壤淨化、復育方法,可望使成本降為以往土壤復育技術(客土工法)的七分之一。 實驗結果顯示,此技術可使受污染水田的鎘濃度降低20-40%,所種出的食用米中,鎘濃度更降低40-50%。對於鎘吸收水稻在栽種、收穫、儲藏等環節上,研究團隊分別採用了「早期湛水直播」、「稻穀、稻桿分開收割」、「現場乾燥」三大關鍵技術,不只灌溉用水需求少,也能以現有的農機進行大範圍、低成本的操作。
2013/06/04
摘要 來自海地等加勒比海各國的農民與專家,於2011年11月中旬齊聚古巴首府哈瓦那,接受古巴農事者及研究人員分享生態農法實務操作經驗;這項活動屬於法國大使館出資贊助的四年期計劃─「加勒比海生態農法暨園藝系統發展網絡(Caribbean Net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oecological Horticultural Systems, DEVAG)」,期望讓重度使用農用化學品的加勒比海國家,能改採環境友善型農業,降低污染並避免藥物殘留。 DEVAG計劃目標為推廣創新、調適型的農場系統,以因應當地消費市場對新鮮、有機農產品的需求,並降低農業對於脆弱的島嶼生態系造成的影響;生態農法在經濟層面上亦有相當助益,有助打開品質要求嚴格的高端市場,古巴在2009、2010年已向歐洲出口1000噸的有機果汁。 在本次課程之中,除介紹古巴如何發展水果生產合作社之外,並在古巴東部一處國營公司教導生態農法相關技術、以及帶領學員參訪古巴中部Ciego de Ávila省的生態果園,瞭解如何利用各種動物進行雜草防治。 「所有農民都種植他們自己選擇的特定作物,不過也都必須面對天災與蟲害,這是在古巴島上的持續挑戰」古巴永續型農業生產計劃召集人Lilian Otero說明:「古巴可以向世人展現,即使在面臨經濟制約之下,生態農法依舊能延續推展。」 生態農法基於「close-loop farming system」自給原則,土壤肥力的維繫,需仰賴堆肥、被覆物以及合乎當地條件的農作物。Otero強調,這種在農村現場處理、人人皆能親手作業的管理方式,因為不需要複雜的技術,農民可以輕易採用,並且針對地區特性的差異加以調適。 法屬瓜德盧普島的農民Audrey Retory參與實習課程後,向媒體表示:「已經沒有理由延續農業生產和大自然之間的敵對關係,今後我將養殖蚯蚓製作堆肥,這並不需要投資高額資金,相信其它人也希望能複製我的作法。」 關鍵字:生態農法 堆肥 有機農業 永續型農業     資料出處: Cuba Shares Its Experiences in Agroecology; International Press Service News Agency 2011/11/16; http://ipsnews.net/news.asp?idnews=105854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