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近期動物與人類有關禽流感A型H5流感病毒事件分析評估

2025/05/21 @國際

摘要

最新FAO/WHO/WOAH聯合公共衛生評估,近期H5N1禽流感事件分析指出,全球人類風險低,但風險高的職業暴露者須留意疫情變化

示意圖

近期動物與人類有關禽流感A型H5流感病毒事件分析評估

  全球高病原性禽流感(H5N1)疫情持續擴大,尤其在美國乳牛族群中,出現多起跨物種傳播事件,引起國際關注。2025年3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世界衛生組織(WHO)與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聯合發布風險評估,指出儘管人類感染案例略增,但整體而言,H5N1病毒對全球公共衛生的風險仍屬「低」等級。目前多數人類感染者為與感染乳牛或家禽有接觸的工作人員,臨床症狀普遍輕微,未發現持續性人傳人能力。然而,針對暴露風險較高之職業族群,其感染風險則視地區防疫措施與禽流感流行情況而有所不同,介於「低至中度」之間。

H5N1 病毒及潛在風險

  美國境內的病毒監測顯示,H5N1病毒已擴散至15個州,共979個乳牛牧場,且加州為最嚴重疫區。乳牛感染後會出現乳量下降、乳汁異常、發燒、食慾減退與流產等臨床表現。研究顯示市售巴氏滅菌乳為安全飲用品,但病毒於牛隻之間的傳播途徑尚未完全釐清,推測可能透過飼料、設備、動物流動與人員接觸等方式間接傳播。此外,已在野鳥、野生貓科、海洋哺乳動物與家貓中偵測到病毒,並發現部分病毒株帶有與哺乳動物適應性與毒力提升有關的基因變異,顯示病毒具備高度跨物種感染能力。

全球人類 H5N1 感染案例

  在人類方面,自2024年底以來,美國通報17例新感染個案,其中部分與感染乳牛、家禽或生乳產品有關。柬埔寨與越南亦出現死亡案例,英國則通報來自禽場的輕症感染者。儘管目前尚未發現人傳人,但病毒於哺乳動物中的變異性與多樣基因型提示其潛在風險不可忽視。FAO與WHO持續呼籲各國採行「同一健康」(One Health)策略,從人類、動物與環境三個面向整合資源與資訊,強化監測與防疫。
面對潛在的疫情威脅,各國應提升動物疫情監控能力,強化農場生物安全措施、定期監測乳牛與高風險動物族群健康情形,並針對職業暴露者提供防護裝備與健康教育。同時,建議提升疫苗儲備與加速對候選疫苗病毒的評估,加強全球資訊分享與跨部門合作,降低病毒進一步傳播與人畜交叉感染的風險。這些行動不僅是防堵禽流感蔓延的關鍵措施,也將是未來應對其他新興人畜共通病毒挑戰的重要基礎。
【延伸閱讀】- 跨國研究團隊開發H5N1檢測試劑以應對禽流感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