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5/08/07
花蓮區農改場在有機農業研究中心設置猛禽棲架,記錄到12種鳥類,包括黑翅鳶、紅隼等,有助於農田害蟲與鼠害控制,強化生態系統服務。此外園區也設置獨居蜂旅館與原生植物綠帶,吸引天敵與授粉昆蟲,提升農業生產永續性。這些措施為有機農業創造友善環境、促進生物多樣性。
2025/08/07
AI除草機利用高解析影像即時辨識雜草並精準噴藥,大幅提升農作效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運用AI加速作物基因篩選與育種;Digital Green推本地化語言模型幫助南亞與非洲小農決策;同時關注AI訓練能耗與生態影響;全自動農機與機器學習正重塑農業未來並吸引新世代返鄉從農。
2025/08/06
本報告探討AI技術在農業的應用,包括RAG、MoE、多模態AI等核心技術,從精準種植到決策支援,推動農業數位轉型。並提出建立AI服務平台、資料共享、生態系統與法規架構,打造智慧農業新未來。
2025/08/06
近年因氣候變遷、糧食安全等問題,企業社會責任開始被應用於永續農業發展,本研究探討農業從業者對社會責任的認知與態度,做為未來推廣農業社會責任概念的基礎。
2025/08/05
盧安達研究團隊取用當地原料,開發針對香蕉酒釀造的新型發酵劑,其穩定性高且能長時間保存,已於2024年取得專利並將進一步商品化,期望能加速推動香蕉酒產業的發展。
2025/08/04
一項由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開放大學 (UOC) 進行的科學文獻回顧發現,適量攝取薑黃中的活性化合物「薑黃素」(Curcumin) 有助於幫助肌肉恢復,並減少劇烈運動後的疼痛。
2025/08/01
EasyDAM_V4 是由東京大學和北京工業大學團隊開發的自動化水果標記方法,利用深度學習與潛在空間模型強化表型特徵提取技術,顯著提升果實影像標記的準確性,並克服辨識跨物種果實的限制,為智慧農業的發展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2025/07/31
屏科大揭牌先進表型農業實驗室,整合AI、高光譜影像與環控模擬,建構智慧農業平台。藉由企業捐贈設備,強化數據收集與育種效率,推動精準農業與產業導入,培養人才、提高作物競爭力,成為台灣AI農業發展關鍵基地。
2025/07/31
研究發現蜂蠟蟲唾液中酵素可在數小時內氧化並分解聚乙烯塑膠;AI 演算法打造的 FAST‑PETase 進一步加速 PET 降解;未來可將塑膠升級回收為高價值化學品
2025/07/30
氣候變遷訴訟已然成為民間社會團體與個人促使政府與企業加速氣候行動的方式,本文說明近期氣候變遷訴訟之案例與臺灣首例案件的發展現況。
2025/07/29
全球每年約有10%的麵包外皮被浪費,大多來自商業烘焙與超市,這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雖然麵包外皮仍可食用,但因無法販售而導致被丟棄。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這些麵包外皮可以透過真菌發酵轉化為新型食品。
2025/07/28
由於水果和蔬菜容易腐敗,導致大量浪費,而現有的冷藏和塑膠包裝方式往往不夠環保,因此印度喀拉拉邦科拉姆Sree Narayana 女子學院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可食用塗層,以保護新鮮農產品,並將研究發表於《Hybrid Advances》期刊。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