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5/08/21
鳳梨渣、甘蔗渣代替塑膠!他靠農廢翻身賺上億 一年480萬噸垃圾 竟成台灣攻佔國際的秘密武器!!
2025/08/21
花蓮文旦進入全果加工新階段,瑞穗鄉農會建置設備每日處理8噸,成果涵蓋果乾、零食、生活用品與入菜應用,助農友收益提升。
2025/08/20
研究發現,利用豌豆中萃取的棉籽糖家族寡糖 (RFOs) 釀造酸啤酒,可有效縮短釀造時間,並提升酸度與風味濃郁度。
2025/08/19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許多現代乳牛場透過使用人工授精將乳牛與安格斯肉牛進行繁殖來生產雜交小牛,與純種乳牛相比,雜交小牛通常具有更好的肉質和更高的市場價值,有助於創造額外的收入來源。
2025/08/18
由於能源成本上升及高耗能等挑戰,許多植物工廠面臨倒閉,然而,隨著技術進步並應用於適當地區,垂直農業仍顯示出提升產量、營養價值、增加水分及土地利用效率、減少碳排等潛力,對於全球糧食安全和永續農業的貢獻將逐漸顯現。
2025/08/15
隨著CRISPR-Cas9編輯基因技術逐漸普及,脫靶效應仍會造成疑慮,因此科學家以優化sgRNA設計、Cas9修飾、改善遞送方式等面相開發多種方法,有效降低脫靶效應,使CRISPR-Cas9在醫學和農業上的應用更為安全且精準。
2025/08/14
台中農改場開發果木枝條循環利用技術,利用木黴菌與地衣芽孢桿菌加速分解,製成有機肥與覆蓋資材,減少化肥使用並提升作物產量。應用於葡萄園可增重15%、節肥33%,亦推廣至行道樹資源循環,已實現具體農業永續與ESG行動。
2025/08/14
說明近東和北非法跨境害蟲(紅棕象鼻蟲、秋黏蟲、黃化病菌)嚴重危害糧食、經濟與生態,並點出貿易與檢疫漏洞為入侵敞開大門。自2020年起,18國結盟制定策略,2023年巴里宣言重申「預防勝於治療」。國際植物健康日強調:投資知識、監測與政策協調,每投入1美元預防,可避免數十億損失,共同守護植物健康與生計。
2025/08/13
為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英國拉夫堡大學研究團隊開發AI工具,協助農民了解不同飼養方式、環境等因子對於溫室氣體排放之影響,並整合衛星影像、資料集與AI建立數位孿生平臺,預測未來排放量,有助於淨零決策的制定。
2025/08/12
美國賓州大學研究團隊整合物聯網、電腦視覺及人工智慧開發自動化作物監測系統,透過遞迴影像分割模型精準追蹤作物生長,有助於提高栽培效率與環控溫室栽培的競爭力。
2025/08/11
英國伯明翰大學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一種生長於湖泊和河流中的綠藻可能成為下一種「超級食物」,不僅能幫助科學家應對全球糧食安全挑戰,還能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2025/08/08
茉莉酸甲酯為植物激素,於採收前4週施用於柿子植株,可有效促進果實成熟及轉色、提升抗氧化物等營養成分,且有助於提早產期以提升農民經濟收益。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