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13/03/12
摘要 由於網際網路資訊技術急速發展,人才、事物、資金等資訊快速流動,使各國間打破界限走向「全球化知識密集新世紀」。農業要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下扮演重要角色,並同時發揮提供糧食外的多樣機能,將是各國政府優先思考的政策課題。農業科技的發展需有長期規劃與共識,以便因應大環境趨勢的變動。雖然目前各界對國內農業亟需轉型皆有共識,但如何轉型,卻尚無明確的策略目標與方向。為提升農業科技資源之效益,並提供能與國際接軌之科技發展方向,本學會藉由農業科技前瞻之方式,作為產業經濟轉型為知識經濟的導引工具之一。前瞻規劃的優點之ㄧ,是意見領袖們能透過參與以形成共識,作為共同努力的目標。或許能透過科技前瞻的規劃,對農業、農民、農村願景提出更具體的科技發展方向。 本學會參考全球農業主要大國如中國大陸、日本、英國、德國與韓國等之近年前瞻議題,將其分類為13個領域後(分別為農糧、農業政策與農民輔導、科技管理、防疫檢疫、農業環境、坡地防災及生態復育、E化、森林及生物多樣性、食品、漁業、牧業、國際合作與生物技術產業化等領域),藉以分析國際農業的發展趨勢與需求,同時反思國內農業現況和重要問題,作為優先科技發展議題之參考基礎。   作  者: 吳亞恬 副研究員 資料出處: 英國、德國、中國、與日本之科技前瞻報告書 台灣農業科技前瞻體系之建立計畫成果 相關連結:   關鍵字: 農業前瞻 農糧 農業政策 農民輔導科技管理 防疫檢疫 農業環境 坡地防災及生態復育 E化 森林及生物多樣性 食品 漁業 牧業 國際合作 生物技術產業化 報告檔案: 國際合作-各國前瞻議題 坡地防災-各國前瞻議題 森林與生物多樣-各國前瞻議題 漁業-各國前瞻議題 生物技術-各國前瞻議題 畜牧-各國前瞻議題 農業政策與農民輔導-各國前瞻議題 農業環境-各國前瞻議題 農業科技管理-各國前瞻議題 農糧-各國前瞻議題 防檢疫-各國前瞻議題 食品-各國前瞻議題
2013/03/12
摘要 隨著世界人口增加、全球氣候變遷,糧食危機成為各國亟需面臨的問題之一。 首要解決之道便是糧食的增產。隨著生物科技的蓬勃發展,且有鑒於傳統育種 之時程較長,基改作物興起已成為必然的趨勢之一。本文件揭露各國基改作物 種植情形,並從不同面向進行剖析:1.基改作物所帶來的益處2.基改作物發展 的機會3.未來上市之基改作物4.全球糧食安全危機與全球經濟危機的共通點及 未來之基改作物發展趨勢等做初步的探討。   作  者: 陳郁文 副研究員 資料出處: Clive James. (2011). Global Status of Commercialized Biotech/GM Crops: 2011. ISAAA Brief No.43. ISAAA: Ithaca, NY. 相關連結:   關鍵字:   報告檔案: 2011年商業生技作物與基改作物的全球現況
2013/03/11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9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傳說中極美味的霜降牛肉種牛「安福」,由於配種所得的子代肉質美味、價值高,對於推動日本牛品牌化有著重要貢獻,被稱為「飛驒牛之父」,目前繼承此血統的種雄牛,全日本僅存150 頭。日本岐阜縣畜產研究所和近畿大學利用13 年前死去後冷凍保存的牛體,從精囊中取出細胞進行複製,成功培育出「安福」的複製牛,並命名為「望安福」。以往體細胞複製技術通常只用在活體動物上,能從未經特殊處理下冷凍保存的殘體中,取出僅存的活細胞成功複製,意義十分重大,也讓已絕種的動物重新復育的夢想不再遙不可及。
2013/03/11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9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日本針對層出不窮的農產品產地標示不實問題,首都大學東京(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的伊永隆史教授透過原子同位素檢測,開發出可以鑑別產地與生產履歷的方法。目前DNA 檢測方法,雖能判別品種,對於產地辨識上卻無能為力,因此同位素檢測將是產地辨識技術的新方向。由於作物在不同生長環境(水源、氣候)下,碳、氧元素的同位素組成不同,乾燥地帶碳元素的穩定同位素比例較高,而氧元素在低緯度區域的穩定同位素比例較 高,因此即可判斷農產品的產地;此外,從氮元素的穩定同位素也可以分辨是否使用化學肥料,故可望助於提升有機農產品認證的公信力。
2013/03/08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9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由日本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美國伊利諾州大學和英國劍橋桑格研究所(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 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的跨國研究,已完成家豬基因體98% 的定序工作。定序品種為農牧業者十分熟悉的杜洛克(Duroc),該品種肉質優良,在日本亦廣泛用於配種。隨著科學儀器和技術的日新月異,核酸解碼速率大幅加速,也使基因體定序的競爭日益加劇。基因體定序完成後,基因和肉質、瘦肉率、抗病性等的關係,尚待進一步研究釐清。未來可望利用DNA 資訊推動優質性狀家豬品種改良,以及醫療用實驗動物的開發。
2013/03/08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9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日本農研機構九州沖繩農業研究中心開發出新品種稻米「瑞穗之力」(Mizuho Chikara),不只產量高,且不易倒伏、對稻熱病的抵抗力強。以往用米粉製造麵包時,麵團發酵的體積往往不夠理想,但瑞穗之力比其他米品種更容易做出膨鬆有彈性的麵包。「瑞穗之力」也擁有台灣和韓國稻米品種的特性,產量比日本一般主食用米多兩成,使得此品種在未來可望應用於飼料生產或生質酒精的開發,備受各界矚目。
2013/03/08
摘要 近年來的糧食與農業環境已大幅改變。糧食生產條件因氣候變動或水資源枯竭而造成變化、大量使用糧食為原料的生化燃料之興起、新興國家人口的增加及對食材需求的變化,以上種種要因使得糧食生產環境必須重新被評估。此外,在日本國內,糧食自給率的低減、農業工作者後繼者缺乏、棄耕地增加等等農業生產潛力退化的狀況也浮上檯面。為解決此問題,施政時需要考慮糧食安全保障措施,並以國際觀點考量糧食的供給與需求狀況,以消費者而非業界生產者的角度出發。 以此情況描繪日本在2030年時應有的糧食及農業之遠景如下:首先要確保穩定的糧食供給、制定能滿足健康飲食的指數及分析模型,並充份瞭解當今趨勢對未來造成的影響;次者則以提升糧食的質與量出發,思索提高農業生產潛力的改革方法,並做出實施這些改革後所產生的未來預想。   作  者: 李宜映 研究員 資料出處: 出處: 三菱綜合研究所所報(2011.3.11出刊) 相關連結:  http://www.mri.co.jp/NEWS/magazine/journal/55/2036714_1697.html 關鍵字: 農業 食與農 食品 報告檔案: 日本食料及農業的未來視野
2013/03/07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9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日本動物衛生研究所與動物疫苗微生物化學研究所,共同開發出世界首創可以同時預防豬丹毒症與黴漿菌肺炎的新型疫苗;這兩種對日本養豬業影響甚大的傳染病,過去必須分別注射疫苗,如今新型的二合一口服疫苗,不但能降低疫苗生產成本,也省去不少業者在注射作業上的辛勞。然而此新型疫苗運用了基因重組技術,產品尚須先進行實驗室及田間試驗,並經食品安全委員會審查通過,故距離正式實用化仍需一段時間。
2013/03/07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9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日本農研機構食品綜合研究所和AstellasPharma Inc. 的共同研究中,發現放線菌休眠狀態的基因,可經調控加以「喚醒」,並用於開發新型抗生素。土壤中的放線菌雖可產生抗生素,但其合成抗生素的基因多數處於休眠狀態,若把放線菌接種到含有鏈黴素的培養基上培養,約20% 的菌株的抗生素基因會解除休眠,開始合成前所未見的新型抗生素。該研究單位人員希望不透過基因改造而用較簡單的方式,來找出可應用在醫藥、農業領域的新抗生素。在現今新型抗生素開發日趨艱難的環境下,此技術將可帶來劃時代的貢獻。
2013/03/07
摘要 農業展望報告(Agricultural Outlook),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兩組織中的各種專家,再加上各政府機構的合作,利用Aglink-Cosimo模型,對未來長期全球大宗商品的市場,進行分析。該報告並不是對未來趨勢進行預測,而是考慮到未來十年的總體經濟環境,提出可能會發生的情況,並且提出目前全球的農業政策及貿易環境的未來展望。   作  者: 吳亞恬 副研究員 資料出處: OECD,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相關連結: http://www.oecd-ilibrary.org/agriculture-and-food/oecd-fao-agricultural-outlook-2010_agr_outlook-2010-en;jsessionid=5edocbj6rn928.delta 關鍵字: OECD FAO 農業展望 報告檔案: 農業組織OECD與FAO 2010-2019年農業展望
2013/03/06
摘要 隨著基改作物利用率逐年增加,為避免基改作物之汙染問題,各國皆紛紛擬定共存措施(co-existence measures),以防基改作物意外混入傳統作物與有機作物。本文針對基改共存所應注意一般原則,如防止基改作物無意間混入傳統作物與有機作物、基改作物種植的經濟考量與環境風險評估的科學考量等進行概述,以供各界學者參考。     譯者:陳郁文 資料出處:歐盟執委會 關鍵字:基改共存 報告檔案: COMMISSION RECOMMENDATION of 13 July 2010 on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o-existence measures to avoid the unintended presence of GMOs in conventional and organic crops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o-existence measures to avoid the unintended presence of GMOs in conventional and organic crops (Recommendation) 0223-歐盟執委會建議書(審稿)
2013/03/06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為促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發展,2009年宣佈「日本十大農業研究成果」。由29個農業相關報章、雜誌社進行投票,從被受社會關注的農業研發課題中,選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重點成果: 日本農研機構九州沖繩農業研究中心開發出新品種稻米「瑞穗之力」(Mizuho Chikara),不只產量高,且不易倒伏、對稻熱病的抵抗力強。以往用米粉製造麵包時,麵團發酵的體積往往不夠理想,但瑞穗之力比其他米品種更容易做出膨鬆有彈性的麵包。「瑞穗之力」也擁有台灣和韓國稻米品種的特性,產量比日本一般主食用米多兩成,使得此品種在未來可望應用於飼料生產或生質酒精的開發,備受各界矚目。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