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19/05/17
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獸醫健康觀察中心自受LV17/WB/Rie1病毒株感染的野豬血清提煉口服活體減毒疫苗並餵食受測野豬,經檢驗證實口服此疫苗之野豬體內未發現非洲豬瘟病毒的基因片段,解剖檢體中亦未發現感染造成之臟器病變特徵,該口服疫苗能有效地防止豬隻受特定基因型的豬瘟病毒株感染。
2019/05/16
研究職場上撰寫計畫書,儼然成為每位文字工作者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計劃書的類型很多,尤以科研計畫書最強調批判性思維。   一份好的科研計畫書從題目開始,就要能夠引起評審委員的興趣,再者是內容鋪陳上,目標明確性、論述邏輯性與策略可行性亦為委員重要評分要項。   本影片將介紹整合型科技計畫書和細部計畫書的差異性、另運用輕鬆帶點嚴肅的說明,讓大家理解科研計劃書寫作時所應注意的重點與常見問題,最後應用一頁計畫書的工具,來強化研究人員的論述邏輯性與清晰性,讓自己的計畫書撰寫能力更上一層樓。
2019/05/16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的經典名言,透過反覆地思考、驗證,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而在農業領域上,如何運用「理性與批判性思考」方式規劃策略方針,則是目前農業科技人員較容易忽略的部分。   本影片即是利用簡單、輕鬆的方式,說明如何利用理性與批判性思考方法,解決撰寫計畫書時所遭遇到的困難及問題。   撰寫計劃書時,「問題分析」為思考的起點,利用批判性思維所提八大因素和七項標準架構來一一拆解,以獲得具創意與完善的結論。   希望這部影片能夠帶給大家重新了解問題導向思維,有助於科研策略規劃品質提升。
2019/05/16
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團隊發現,美國紐約市以商業化為導向的都市環控農業面臨挑戰,多數商業農場以屋頂農場、室內或貨櫃種植為主要經營模式,為了營造出適合生物生長的環境,需導入諸多環控設備,整體成本相對提高,造成農產品項售價偏高,推廣客群受到侷限。
2019/05/15
東京大學開發出運用SWAP的製造方式,從大氣中吸收氮氣並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與水的質子、釤的電子結合,產生氨,其產至速度與效率均優於哈伯法,不但能夠節省大量能源,也可以減少製造前的設備採購成本。
2019/05/14
英國艾希特大學研究團隊針對香蕉葉斑病過往疾病數據,輔以氣候環境資料庫數據結合電腦模式運算分析,得出香蕉葉斑病與溫度、濕度相關,除了全球貿易會大規模散布植物病蟲害外,全球氣候變遷在某些病原的傳播上亦扮演重要推手。
2019/05/13
中國北京科技大學研究團隊研發出生物感應繃帶(屬新型態穿戴裝置),可連續監測與分析汗液成分,運用手機app分析知悉汗液內特定成分的濃度,並推估人體當下的代謝情況與健康狀態。目前進行產品效能提升之改良,以利於推廣於目標市場,成為個人保健醫療之商品。
2019/05/10
落花生為為四倍體生物,美國喬治亞大學近期成功解開其基因序列,證實落花生係由兩個二倍體近緣種雜交後產生的異源四倍體,藉由先前的研究,加上最新的全基因組霰彈槍定序法,成功的解出當今栽培種落花生的全基因組序列。
2019/05/09
丹麥科技大學研究團隊以啤酒酵母菌做為研究材料,建立全基因組尺度的RNAi干擾模式,透過高通量微流體單細胞篩選法找出在蛋白質產量上提升之酵母菌個體並分析其基因序列,藉以釐清基因的表現模式與所影響的產物產量。
2019/05/08
斑衣蠟蟬原屬於中國、臺灣和越南等地的昆蟲,在北美地區屬於入侵種,現下已侵入北美七個州。康乃爾大學研究團隊研究指出真菌Batkoa major和Beauveria bassiana可能有殺死斑衣蠟蟬的能力,或許具有做為生物防治劑開發的潛力。
2019/05/07
智利大學使用Emerald品種的藍莓分別與禾本科植物進行間作,發現產出的果實增加了數量和重量,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質的含量也提升, 在自然資源日漸稀少的考量下,以間作做為永續性高的農作方式有利於延長土地資源的使用期限。
2019/05/06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造成的傳染性疾病,常見的傳染途徑為飛沫傳染,感染後有發燒、流鼻水、喉嚨痛、肌肉痠痛、頭痛、咳嗽及疲倦感等症狀產生。患者在接觸病毒兩天後發病,症狀可持續長達一至兩週,在其間可能因免疫力下降而產生如病毒性肺炎、細菌性肺炎等其他併發症。為治療流感病毒造成的流行性感冒,在醫療上不外乎給予抗病毒藥物或建議患者多休息、補充水分等作法。除了現行藥物予以治療外,或許能從人們常吃的食物及常服用的草藥中,找出能緩解或治療病症的食材及藥材。澳洲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的最新研究發現,食用西洋接骨木(elderberry;Sambucus nigra)的漿果對於流感治療具有正面的效果。   長久以來西方將西洋接骨木作為藥用,經多次觀察與經驗發現,西洋接骨木具有緩解流感的功能,甚至部分研究也已證實其治療的效果。然而,鮮少有研究針對其中的抗病機轉與抗病成份進行系統性的分析。經雪梨大學團隊的研究發現並證實西洋接骨木果實的成分中,含有對抗流感病毒的成分。該團隊發現,果實內所含的某種花青素成分──cyanidin 3-glucoside (花青基-3-葡萄糖苷,簡稱:cyn 3-glu)能在病毒感染宿主細胞初期有效地阻止流感病毒與宿主細胞上醣蛋白結合過程;同時也能在病毒感染末期發揮作用。在另一方面,透過觀察IL-6、IL-8與TNF等抗發炎指標發現,西洋接骨木漿果萃取物確實能於提升細胞抗發炎反應,增強人體免疫力。【延伸閱讀】食用藻類可以有效減緩腸道症狀   研究團隊的這些發現,顯示西洋接骨木漿果萃取物在治療抗流感病毒方面的潛力。該研究可望優先應用在抗病毒藥物的研發方面,並預計於未來朝向活體試驗、功能性療效等方面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   該研究已發表在<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