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4/12/11
韓國智慧農場研究中心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新型的氣霧栽培智慧農場系統,提高水資源的使用效率並促進高價值作物的生產。該系統結合了創新的水循環技術和先進的氣霧噴灑技術,能在各種環境條件下運作,特別適合於室內或空間有限的地區。
2024/12/10
中國南京農業大學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基於Helios 3D植物建模軟體的輻射傳輸建模框架,用於模擬具有完全解析參考標籤的RGB、多光譜/高光譜、熱成像和深度相機影像。這種創新方法大大減少了對勞動密集型手動標註數據集的需求。該框架生成高質量合成影像的能力,使深度學習模型能夠高效地進行高通量植物表型分析,增強作物性狀分析,並為推動農業研究和遙感應用提供高效率的工具。
2024/12/09
日本JA導入新型Z-GIS系統提升GAP管理效率,確保食品安全及風險評估,簡化認證過程。
2024/12/08
透過從對黃龍病有天然耐受性的柑橘樹中提取新型抗菌物質,可有效殺死亞洲柑桔黃龍病菌的活細胞
2024/12/07
在美國北部大平原等乾旱地區及半乾旱地區,透過採用適當的耕作系統,可在確保作物產量同時,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2024/12/06
以黑麥萃取物製成的蛋白質支架,可用於培養人造肉脂肪組織,且原料可取自廢棄穀物,為細胞農業及循環經濟提供既創新又環保的方案
2024/12/05
農業部發表新品種「源興牛」與「平埔黑豬」。源興牛源自陽明山擎天岡,肉質甜而不膩,未來有潛力建立高端肉牛產業鏈;平埔黑豬肉質嫩度優於市售白豬,具備國際市場競爭力。這兩個品種的命名,標誌著台灣畜產多樣性的提升,並顯示民間在新品種選育上的努力。源興牛已於2024年6月通過命名審定,平埔黑豬則在7月獲得認可。
2024/12/05
教育部推動智慧農業,結合AioT技術導入全自動化蛋雞養殖,提升雞隻健康管理與產量。
2024/12/04
透過有效放牧進行外來入侵種的雜草管理,在雜草管理與畜牧生產兩方面取得雙贏局面。
2024/12/03
抗病的甜玉米品種基因可能會降低有益真菌的殺蟲效果,需再進一步研究找出兩者兼具的最佳品種。
2024/12/02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結合自然恢復再生和重新造林的平衡方法可捕獲更多的碳,顯示30年的重新造林所帶來的減排量比IPCC最新估計高出10倍。未來期能夠透過碳交易和木材銷售等經濟誘因進一步增強這些重新造林工作的可行性。
2024/12/01
英格蘭東安格利亞大學和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的研究利用渦流協方差技術顯示,南極夏季的CO2吸收量比先前估算高出25%。未來觀測面臨冬季數據缺乏的挑戰,需擴大測量範圍並部署更多浮標,研究人員呼籲加強資助以支持全球氣候政策。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