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5/04/07
巴西聖保羅州坎皮納斯州立大學 (UNICAMP) 進行的研究指出,對豌豆蛋白進行熱處理並添加瓜拿那萃取物會產生一種具有潛力的化合物,可用作植物性飲料的成分,提供食品業界健康營養的選擇。
2025/04/01
DIIEPV病毒為寄生蜂成功寄生果實蠅的關鍵因子,且影響寄生蜂對宿主的選擇,了解病毒與果實蠅免疫系統間的機制,有助於開發更廣泛的果實蠅防治策略。
2025/03/31
鰻草對於海洋生態系、水質淨化及碳封存有重要影響,然而隨著全球暖化、農業廢水汙染、藻華等問題,正逐漸走向滅絕,藉由輔助遷移方式找出耐候族群並探勘其遺傳背景,將有助於鰻草復育。
2025/03/31
澳洲研究團隊於戴恩樹雨林(Daintree rainforest)樹冠層進行為期8個月的高溫試驗,結果顯示葉片溫度提高4℃時已達光合作用的生理極限,氣孔關閉、固碳相關酵素活性降低,將導致熱帶雨林對於氣候變遷適應性及碳封存能力減弱。
2025/03/28
科學家們利用3D列印元件製造了一種機器人,可以自動監測任何水生物種的發育早期階段,以解決全球迫切的研究挑戰。
2025/03/27
許多海洋生物誤食塑膠死亡,有些塑膠製品難以分解,減塑成為重要議題。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有團隊研發出可自行分解的環保塑膠,利用香蕉假莖、玉米芯、竹子這類的農業廢棄物,搭配萃取後的微藻蛋白,製成環保減碳生物塑膠,生產過程碳排量低於傳統製程外,也能在幾年後自行分解,也讓研究團隊在國際創新發明競賽獲得金獎。
2025/03/27
農業部新增「改進農業土壤管理方法學」,獲環境部審議通過,將土壤納入碳匯機制。此方法鼓勵農民透過投入有機質、減少土壤擾動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機碳,達到減碳並提升土壤健康。農業部將提供經費鼓勵企業與農民合作進行示範專案,預計明年底前產出,為企業提供碳權抵換選項。
2025/03/26
針對漁業等低氧水生環境發展新的碳捕捉模式,為全球碳排問題帶來重大變革,在確保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2025/03/25
透過土壤存在的微生物產生電力,提供農業感測器的電力供應來源,隨著日後技術改良和應用場域的拓展,有望為智慧農業開創嶄新的面向。
2025/03/24
水楊酸在植物免疫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發現HSR201蛋白藉由特殊的過氧化體標的訊號進入胞器,為水楊酸生合成中關鍵因子,為開發更高抗病性的作物奠定基礎。
2025/03/21
利用AI影像辨識技術改善畜牧業廢水處理流程,精確測量凝集程度,減少藥劑浪費和人工判斷誤差,友善環境。
2025/03/20
青農張建豪發明直立式花生乾燥機,將乾燥時間從七天縮短至兩天,提升效率四倍,寫下產業自動化新頁。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