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
全臺灣我走了將近一半以上的穀倉,想要教穀倉人員最重要的一個觀念,米蟲都是自己養的。......有人會稱我米蟲博士,我非常喜歡這個稱號,讓米蟲越來越少,就是我努力...
2023/11/09
中興大學阿米亞團隊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結合人工智慧(AI)演算法辨識作物生理特徵,可即時反映水稻植株生長狀態,15秒內提供灌溉栽培建議,可減少灌溉用...
2023/11/06
由中東美國大學研究團隊將機器學習演算法整合至現代農業,透過分析從農場收集之數據,結合感測器,農民可以對影響作物生長因素做出更明智的判斷,整合這些技術可以...
2023/11/03
本來從事倉儲物流業的陳泓碩,13年前從北部回到家鄉嘉義縣,承接親戚的魚塭,當這位養殖門外漢,碰上霸王級寒流、823水災以及極端氣候,越戰越勇,不僅獲得110年度「全...
2023/11/01
由日本國家農業與食品研究組織NARO開發了一種透過結合物聯網攝影機和費洛蒙誘捕器,自動捕捉及處理昆蟲,並每天從遠端收集捕獲和殺死的害蟲圖像,以往的害蟲調查需要...
2023/10/27
在農場越來越大,越來越難以管理時,哈薩克的農民利用數位科技,包括衛星監測、濕度感測器的氣象站、農機設備的監測追蹤,以提高農場生產的效率。...
2023/10/26
中興大學土木系特聘教授楊明德團隊開發AI技術,作為穀粒含水量預測,以評估最佳採收日期;此技術有助於妥善安排農機操作、提高收穫效益、及減少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達...
2023/10/23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與華中農業大學研究團隊利用機器深度學習分析豬隻姿態檢測,檢測豬的站立、側臥、趴臥、坐姿等姿勢,可以全面評估豬的心理和生理狀況,並預測豬的...
2023/10/13
華南農業大學羅錫文教授及其團隊在廣東創建首個水稻無人農場,實現了水稻生產耕、種、管、收全程無人作業,從2021年的25,000多畝水稻高質量生產,到今年完成早稻種植15,5...
2023/10/03
由韓國世宗大學農業工程系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基於圖對圖翻譯模型的數據增強方法,透過補充這些不足的病葉圖像來解決數據偏差,所提出方法在健康和患病葉子影像之間...
2023/09/28
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林韋至團隊近日研發推出AI自動噴灑車,透過超寬頻定位技術,AI自動噴灑車可依設定的路線,自動行走噴灑,農民不出門就可遠端操控。...
2023/09/20
由法國巴黎計算機電子工程學院實驗室與巴黎文理研究大學研究團隊提出一種智慧農業管理和監視系統設計方法,以養蜂業應用為例,由於蜜蜂的消失,產業受到了危機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