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世界環境日:糧農組織呼籲採取嶄新且全面的思維和行動來改變糧食生產方式並應對環境挑戰

2015/06/05

摘要

2015年6月5日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幹事達席爾瓦(Jose Graziano da Silva)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發表講話指出,人類應當改變糧食生產方式,在糧食、農業和環境之間創建積極有益的聯繫。同時,各國政府、公民、生產者和投資者必須採納一種「嶄新且全面的思維和行動方式」來應對氣候變化並養活日益增加的世界人口。

達席爾瓦當天在講話中強調了兩項原則,即確保每個人都能夠獲得食物,以及打造可持續的糧食系統。他說,這兩項原則對於在維護人類生存發展所需的土壤和其它自然資源健康的同時,仍努力養活世界不斷增長的人口。達席爾瓦表示,預計到2050年,世界需要顯著增加糧食產量來養活至少20億新增人口,但饑餓的主要原因是與獲取途徑相關。儘管糧食充足,但貧困家庭缺乏購買或生產所需糧食的資源。這便是糧農組織所強調的一點,因為全球性挑戰已經從對產量增長的需求向以更有效方式利用有限資源為基礎的新模式轉變。

2015年環境日的主題 ---「七十億個夢想.一個地球.理性消費(Seven billion dreams. One planet. Consume with care)」非常恰切,強調了可持續處理糧食方式的極端重要性,因為人類承擔不起目前全球糧食損失和浪費的巨大規模。據糧農組織估計,在全球糧食總產量中,浪費或損失的數量高達三分之一,而且每年被富裕國家消費者丟棄的糧食超過2億2000萬噸,相當於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糧食淨生產量。這些糧食不僅到不了饑餓人口的手中,而且糧食生產還會消耗土壤養分,使得在加強土壤碳儲存服務的土壤管理能力上更增困難。

氣候變化是威脅未來糧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為它將會影響較貧困的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生產,並且直接危及一些島國的生存。所需變革的關鍵是「從投入密集型的生產方式向少投入多產出的方向轉變」,這將需要在多個方面實行創新,如保持和恢復土壤,培育可適應變暖和不穩定天氣條件的種子,以及制定注重碳吸收服務的土地管理系統等。「上個世紀見證了我們與自然界之間關係的快速變化,即對自然資源利用的持續擴大導致環境退化。我們必須認真反省,這種消費速度和趨勢將給2050年需要維持90億人口生計和理想的世界帶來何種後果」。

 

資料出處:

關鍵字:

糧食生產  氣候變遷  理性消費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