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5 @國際
職能基準為教育和產業端對人才培育的共同標準,近年臺灣農業部門透過職能基準推動,建構其農業新世代人才的培育體系。
示意圖
在過去十年中,臺灣的勞動部積極推動各行業職能基準(Occupational Competency Standards, OCS)的發展與實施,旨在更有效銜接人才培育與勞動市場需求。職能基準提供了清晰且全面的能力描述,協助培養出更符合市場與產業需求的技術人才,有效回應教育體系難以即時反映新興產業變化,以及學術訓練與實務工作之間的落差。
在農業領域,隨著科技發展與環境變遷,從業人員所需的技能樣貌日益多元,現行農業技術人員認證制度的效能亦日趨式微。為因應此挑戰,農業部(原農委會)與勞動部攜手合作,於農業部門導入OCS,第六次全國農業會議更是決議推動農業能力鑑定與專業證照制度,提高從業人員專業力,並獲得社會重視。
在此過程中,OCS 不僅協助建立農業專業標準,亦有助於改變過去農業工作不具專業性的刻板印象。透過 OCS 機制,產業專家、主管機關與學界得以共同建立一致的人才標準,這些標準可進一步應用於人才招募、績效考核、升遷制度與薪資設計。此外,若能將 OCS 應用於農業外籍勞動力的訓練與評量,亦有助於提升專業農業人力的供給與品質。
本文內容將以「茶葉感官品評人員」、「農藥代噴技術人員」及「農機操作人員」等職類為案例說明。其中,「茶葉感官品評人員」職能基準旨在確保台灣茶葉的品質,並培養專業的品評鑑定與風味辨識能力;「農藥代噴技術人員」則著重於農藥的安全合法使用、環境保護及專業施用技術的提升;而「農機操作人員」則強調農業機械的正確操作、簡易保養、故障排除與智慧化應用,以提升作業效率與安全。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許晉瑋編譯
資料來源
文章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