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科普影視
2022/06/10
國際穀物價格創新高!進口玉米、大豆等飼料原料價格節節上漲,玉米價格從109年至今漲幅將近兩倍,但國內禽畜飼料多仰賴進口,有國產原物料可以替代進口嗎?畜試所多年研發國產原料,發現搗碎糙米、甘藷格外品及農副產物青貯料皆可部分替代價格高漲的進口原料,且經試驗多年,畜禽生長表現都維持良好穩定,營養不減且不影響生產效率。
蘭嶼豬保種有成,回流第一代豬寶寶誕生!
2021/08/10
世界特有種蘭嶼豬是臺灣唯一的原生種小型豬,歷經漫長40年保種有成,在今年誕生第一代豬寶寶,創下家畜豬回流成功的先例。   蘭嶼豬起源於60萬年前,是臺灣特有本土豬,具有黑色小耳特徵、體型小,又稱小耳種豬、迷你豬。民國69年臺東種畜繁殖場自蘭嶼引入蘭嶼豬飼養,發展原生種蘭嶼豬的保種、選育以及推廣應用,協助蘭嶼豬種原回復原生地。   畜試所保種40年,歷程艱辛,終於在今年(110年)讓純種蘭嶼豬落葉歸根,在歷史傳承邁向新的里程碑,未來將透過地方創生及跨領域合作,持續協助種原回復原生地,守護珍貴蘭嶼豬的永續存在。
哪種牛奶最適合您?
2021/06/15
當你去商店購買牛奶時,會有很多令人眼花繚亂的產品可供選擇。有牛奶,也有植物性產品,如杏仁、大豆和燕麥奶。那麼到底該如何選擇奶類產品呢? 一起看看Jonathan J. O’Sullivan 和 Grace E. Cunningham 深入研究了一些最受歡迎的牛奶以找出答案。 哪種牛奶實際上最適合您呢?   若要把植物製成像奶類的產物,必須要將它浸泡、瀝乾、沖洗,再磨成黏稠的漿,或者乾燥後磨成粉末。接著將維生素及礦物質加入植物漿或粉中,增加營養價值,再調味,用水稀釋,結果就會產出大量的選擇,每種都有動物奶的特性。   250毫升的牛奶含有8克蛋白質、12克碳水化合物及2至8克脂肪,大約占一般成年人每天所需之蛋白質的15%,碳水化合物的10%,及脂肪的2%至15%。大部分植物奶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沒有乳製奶多,脂肪也比較少,但有較多所謂「好脂肪」。然而,天然植物奶並不含有乳製奶中的健康營養物,如維生素D和鈣。更深入來看看植物奶和乳製奶相比,杏仁奶和燕麥奶的蛋白質較少,四種奶類當中,杏仁奶的營養物最少,而燕麥奶富含一種健康的纖維-β-葡聚醣。和其他植物奶相比,燕麥奶的碳水化合物也相當多,有時甚至和乳製奶一樣多。至於豆奶,蛋白質含量和牛奶一樣多,也是很好的鉀來源。黃豆含有異黃酮,以前大家認為異黃酮會模仿雌激素的功能,因而造成荷爾蒙不平衡,但其實豆奶中的異黃酮含量非常少。   然而,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最適合的奶類產品也會不同,如果有乳糖不耐症者,那麼植物奶就會勝出,如果你對堅果過敏,杏仁奶就出局了,對於飲食沒有多樣化的人來說,選擇乳製奶會是取得這些營養最又效率的方式。但若在其他條件一樣的情況下,這四種奶都有足夠的營養,可以當作平衡飲食的一部份。 哪種奶類使用最少的資源,產生的污染最少?    生產一杯牛奶須用到接近4平方公里的土地,造成砍伐森林和棲息地破壞,這些土地大部分是給牛群居住用,一部分用來種牠們的飼料。許多牛會吃黃豆和燕麥,種植奶類用的燕麥或黃豆,就不像餵食乳牛需要那麼多土地,一杯奶只需要0.25平方公里的土地。杏仁奶的土地使用差不多,但要用哪裡的土地也很重要,黃豆農場是砍伐森林的主要原因之一,燕麥和杏仁則不是。   製造奶類的過程每一步都要用到水,但真正的差異在於農場階段,乳製奶要用的水最多,一杯奶就要用掉120公升的水,主要用在供奶牛飲用並種植牠們的食物。排名第二的是杏仁奶,一杯需要用到70公升的水,水主要用來種植杏仁樹,需要澆水多年之後杏仁樹才會開始產出杏仁,若沒有經常澆水,杏仁樹就會死亡,不像其他作物可在休耕時放著不管,後續還是會有生產力。總體來說,種植黃豆和燕麥需要的水較少,每杯奶只需要5到10公升。   製造奶類會產生出一些溫室氣體排放,每杯植物奶大約產生0.1到0.2公斤的溫室氣體。但就乳製奶來說,奶牛本身打嗝和放屁都會排出大量的氣體甲烷,總體來說每一杯乳製奶就會造成超過半公斤的溫室氣體排放,所以除了考量飲食需求,能對地球健康有益的也可以說是適合的奶類。
下一場大流行可能來自我們的農場
2021/02/08
當你想到一座美國農場,腦中的聯想畫面浮現穀倉、田地、還有各式各樣的動物。直到近期,當你吃肉的時候,這些肉的來源就如同影片中的農場那般,但其實世界各地的畜禽農場皆是如此。從1961年開始,由於畜禽飼養的方式改變,全球肉類的產量急遽上升,為了在飼養畜禽上提升經濟利潤,農場開始進行機械自動化與整合,若以養雞場為例,1970年代的美國約莫有30,000座養雞場,1995年剩下20,000座,但美國生產的雞肉量卻增加2倍,農場整合後的樣子倍受爭議,道德、環境的評論不斷,然而對於傳染病專家而言,這樣的飼養環境卻是不同的危機。   這樣的畜禽農場稱為密集式動物飼養(Concentrated Animal Feeding Operation, CAFO),這是一種大型工業化的農場經營模式,成千上萬的畜禽生活環境十分壅擠,然美國的CFAO具有高效率與高經濟效益,很快的,這樣的飼養經營模式成為其他國家畜禽場的模仿範本,全球約莫有90%的農場都改為工業化飼養,而我們吃的畜禽產品幾乎都來自這樣的農場。CAFO的宗旨在於飼養環境內盡量容納更多的畜禽動物,然而這樣的飼育環境也讓不少科學家開始擔心相關病原體的大流行可能會就此引爆。   實際上,病毒是在複製自己的基因組(genome),但在複製過程中有突變的可能,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人員表示,病毒的突變大多對病毒有害,但偶爾會有突變能讓病毒獲得新的功能,例如:致死率提高,或是能夠跨種傳播,但若無宿主,病毒也會無法存活,對病毒而言,野外或是小型農場的寄生宿主數量不多,倘若換成了CAFO的環境,這對病毒而言是一個無限複製的樂園,更多的複製機會、更多的變異可能,變異病毒的存活率大幅提升,而CAFO遂成為新病毒的製造工廠。   國際貿易有許多活體動物跨域或跨國運輸,有些病毒的遺傳密碼可分為多個部分,有時候2種病毒會相互接觸,就會同時感染2種病毒,當病毒正在進行基因複製時,也有可能2種病毒相互交換基因序,就如同突變一般,病毒間片段交換與改組是隨機發生的,這也表示有時候新病毒是舊病毒的型式,抑或是全新型態的病毒,在CFAO中,病毒是有機會相互接觸的,再加上國際經貿的牽線,這也促使不同地區、國家的病毒相互交流,世界各地的病毒在動物體內混和、改組、變異,迫使病毒很容易出沒在人類日常生活之中。   2009年的H1N1病毒迅速在全世界傳播,因為病毒與北美的養豬場有關係,所以又被稱為豬流感,H1N1病毒源自於墨西哥城外圍的養豬場,墨西哥城區域的豬、美國邊界來的豬、源自歐洲的豬,眾多世界各地的豬隻匯集於此地,造成病毒交流而相互共享宿主,並且交換基因組,成為不尋常的病毒種,進而造成全球大流行,直至研發出疫苗以及藉由公衛措施有效控制病情時,H1N1已經使數10萬人逝世。   由於細菌性疾病很容易在CAFO的環境中散播,然而農民通常使用抗生素治療畜禽動物,這限制了細菌傳播,而每隻畜禽動物無論有無生病,均具有抗生素,這樣的措施可以防止細菌性疾病在動物群體間蔓延,但隨時時間流逝,細菌也會跟病毒一樣進行突變,抗生素能殺死大多數的細菌突變,然而有些突變細菌能抵禦抗生素,最終抗藥性細菌就問世了,如果細菌傳播至人類就會變得非常危險,當人類嘗試用抗生素治療細菌時,我們體內的細菌可能會對抗生素沒有反應。   降低CAFO傳播細菌或是病毒的方法即為改善畜禽農場的環境,讓病原體的傳播路徑變得困難,減少活體畜禽、動物的長途運輸,改為小規模畜禽農場、改善擁擠的生活環境,這樣一來病原體就會減少流動於動物間的機會。降低食用肉類次數,將飲食習慣導向以蔬食為主,逐漸往蔬食方向行進,世界會變得更好。
牧場大變身:台灣最聰明的鮮乳怎麼來的?
2021/02/02
臺灣的最高學府「臺灣大學」裡面有一座不可思議的現代化牧場,這裡或許產出了臺灣最聰明的鮮奶,運用智慧化管理技術,讓乳牛能維持在最舒適的環境,產出高品質的鮮奶。   透過監測系統來觀察乳牛的熱緊迫現象,經由感應器與電子裝置開發,可以追蹤整個乳牛牧場的環境,再根據溫度與溼度等數據資料,自動感應並適時啟動風扇和噴霧系統,確保乳牛能在最舒適的環境下飼養,並生產更多的牛奶。   這些研究成果不僅運用在這座實驗牧場,同時也與企業合作,傳統牧場經過智慧化管理,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能維持較高的牛奶產量。運用智慧化管理技術不僅讓牧場管理效率更佳、乳牛們更快樂、民眾也可以享受到更高品質的鮮乳!
畜禽飼料吹保健風 植生素保健飼料添加物登場
2020/11/30
為了讓畜禽動物吃得健康、減少使用抗生素,又能讓農業副產物獲得妥善處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研發「植生素(phytogenics)保健飼料」,內含枸杞莖桿與菇類下腳料,能有效增加飼料換肉率進而提升畜禽產品的附加價值。   以土雞為例,植生素保健飼料可以提高約莫6%飼料轉換率,可降低飼養成本,而飼料原料的蕈菇含有豐富纖維素,葉用枸杞具有抗氧化力,含有酚類物質(例如:類黃酮、綠原酸),這些植生素適口性佳,也能讓畜禽達到保健效益,經過實驗證實,下列為各畜禽動物的研究結果: 仔羊食用菇類飼糧平均可增重18%,對於我國肉羊產業,每年約莫有2,600萬的經濟效益; 雞隻產蛋量提高6%,雞蛋的保鮮期可延長2週; 若以1場1萬隻鵝,1年可省下7.2萬元飼料費用並提升約1.5%重量,改善飼料換肉率5.6%。   植生素保健飼料除了對於我國畜禽產業增添強大的助力,對於我國農業副產物的減量,也有著實質效益。而在全球國際市場,植生素保健飼料的市場規模約為6.3億美金,預估2023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9.6億美金,畜試所為我國飼料市場創造全新的產業契機。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