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4/02/20
近年來,由於烏俄戰爭國際情勢的變化,造成肥料價格攀升,農業生產收益急速受到波動,化學肥料的節約使用對策為日本農業當務之急。對此,日本政府自2022年9月成立「糧食穩定供應,強化農業基礎設施本部」,針對肥料價格攀升之採取措施,已指定肥料為特定重要物資,並積極採取穩定化肥供應措施。
2024/02/16
日本農林水產省在政府大型戰略性創新計畫SIP、公私研發投資擴展計畫PRISM 計畫支持下,已開發園藝設施可預測與計算出環境與生產資訊等生長狀態與產量等工具,持續為日本國內園藝設施帶來高產值進展。然而,隨著經濟高度發展下,亞洲地區對於日本產的農產品需求性逐漸增長,但受限於植物檢疫上的規範,仍須以當地的生鮮蔬菜生產為主。
2024/02/15
日本政府規定自 2024 年度起實施卡車司機加班時數限制,由於農產品有 98%需由卡車配送,此項規定將全面影響農產品配送問題。如何提高配送效率與制度合理化,以及面臨流通業者外的勞動力短缺等問題已刻不容緩。
2024/02/08
龍年大吉 祝您笑容比火龍果美艷,好運比葡萄藤還長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管理團隊 祝大家新年快樂
2024/02/08
深海魚赤鯥(紅喉)美味,單尾要價新台幣上千元,全球繼日本率先人工育成魚苗放養,水試所發布已育成魚苗、育成率1%,最快3年後養成種魚,挑戰全球獨家人工繁養殖技術。
2024/02/08
因為外公曾在花蓮七星潭經營定置漁場的關係,黃紋綺的兒時記憶始終繫著藍藍大海。自中山大學海工系碩士畢業後,她深刻體會臺灣漁業資源日漸匱乏,就怕「臺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她放棄了拿高額獎學金出國進修的機會,回到七星潭,創立「洄遊吧 Fish Bar」,以食魚教育、永續海洋為核心,除了帶領民眾的體驗漁村風貌,她也將學術知識與海洋教育結合,推廣在地友善捕撈漁法,讓海洋永續的觀念持續擴大。   因此,在推動海洋永續發展的路上,除了有像「洄遊吧」等地方創生團隊耕耘努力,農業部漁業署也積極倡導友善漁法,包含持續推動「劃設刺網漁業禁漁區及輔導轉型措施」,並加強落實漁具實名制政策,透過刺網漁具標示,賦予使用者責任,解決廢棄漁具問題;同時辦理人工魚礁區覆網清除作業,針對覆網熱點加強清除,以維護人工魚礁區生態及聚魚效益。   另外,在海洋資源養護方面,農業部漁業署除了透過法規,如公告修正「沿近海漁船捕撈蟳蟹類漁獲管制措施」,調整蟳蟹可捕撈殼寬限制及增加抱卵母蟹禁漁期,強制規範漁業經營行為;同時透過食魚教育軟性推廣,讓民眾瞭解漁業三生及永續漁業重要性,進而做出有意識的消費及選擇。
2024/02/06
由日本NARO與農業化學研究公司Agrodesign Studio合作開發利用植物源物質抑制硝化現象的分子機制,硝化現象導致農田氮肥流出並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這項研究成果將有助於開發更安全、更有效的硝化抑制劑,以實現永續農業和環境保護。
2024/02/02
近年來,美國政府與民間企業大力支持農民採用淨零碳排的新農法,以「碳權交易」(carbon credit)的方式,創造農民新收入來源。美國農業部官員在2023年2月的農業會議表示:「因應氣候變遷的新農法,將有機會讓農民們取得額外收入。」在日本,碳權交易是否能成為新農業收入來源呢?
2024/02/01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和韓國食品、農業、林業和漁業教育、推廣及資訊服務機構(EPIS)的合作,將韓國的農業數位化壓縮成一段簡潔的4分鐘影片。影片重點介紹了成功的智慧農業實踐,以及想從事農業的人所推出的教育計劃,還有FAO在推動農食系統積極轉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024/02/01
台糖長期飼養寄生蜂「以蟲攻蟲」,取代化學農藥防治蔗螟等害蟲。為減少人力成本,台糖與農業部、文化大學團隊經2年研究試驗,如今捎來好消息,以無人機投放「扭蛋」狀的蜂球於蔗田,效率較過去人工釘放蜂片大增4倍。
2024/01/30
由日本NARO研究人員開發一種種植位置控制機制,不論水稻秧苗是垂直或水平方向,皆可使用除草機除草,即使在以前除草率較低的植物之間也能提高除草效率,配備種植位置控制機制的除草機,有望有助於擴大濕穀種植面積,及解決除草問題。
2024/01/26
日本十大農業技術新聞係由嚴選 2023 年度這一年來民間企業、大學、公立試驗研究機關與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所發表的農林水產相關研發成果,透過加盟會員(農業相關刊物等 30 個單位)以內容卓越度與社會關注度評選出十大農業技術新聞。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