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4/01/05
美國奧杜邦協會牧場保育計畫主任表示,過去50年來,草原鳥類的數量減少了 50%以上,比其他鳥類群體都減少得更多。計畫呼籲採取「放牧法」,將草和雜草保持在不同高度,為鳥類、昆蟲(包括蜜蜂和蝴蝶等傳粉媒介)和其他野生動物創造棲息地,提倡維持土壤健康和肥力的做法,並限制化學肥料和農藥的使用。
2024/01/04
對糧食的需求日漸增加,促使人類採用新的農業技術提高產量。讓我們一起看看在無土壤的情況下,耕作進行的成果吧!
2024/01/04
因應氣候變遷,各國都在研議產業永續生產模式,作為減緩氣候暖化的對策,國內總體目標設定2050年要達到淨零排放,農業部連續數年推動永續作為之一就是循環利用,其中禽畜糞再處理後可作為有機肥料使用。
2024/01/02
日本農業面臨高齡化與從農者的減少, 造成嚴峻勞動力不足問題, 為了彌補人力問題,必須加速AI 農業技術開發與應用,促進新創產業的發展。
2023/12/30
日本大阪大學的研究小組進行花椰菜芽的多硫化物含量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隨著豆芽發芽和生長,其中所富含的多硫化物含量顯著增加,意味著多硫化物在植物發芽和生長過程中可能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2023/12/29
從小就不想務農的黃柏凱,和一般的孩子一樣,總覺得自己長大要做點時尚有趣的事業,在他的想象中,絕不是這樣成天與泥巴為伍的務農生活,但大三那年,到加拿大打工換宿體驗了國外農場生活,他發現原來務農也可以有輕鬆的方式,於是回到臺灣後就跟爸媽說他想接下家裡的農場事業,從桃園到南澳,以科技的方式經營他的農場,一起來看看這位種大豆的科技青農黃柏凱的故事。
2023/12/29
農林水產省為了實現 2025 年 2 兆日圓、2030 年 5 兆日圓的出口目標,於 2020年 11 月召開「因應擴大農產品與食品出口的出口國規範策略部會會議」,並於會後彙整「擴大農產品與食品對外出口戰略」。此外,於 2022 年修改植物防疫法,讓民間機構可自行檢驗登錄作業,取代過往只有政府單位處理相關出口檢查。
2023/12/28
世界先進(5347)公司今(20)日宣布和國立台灣大學合作,以第一階段三年為期,推動「應用資源循環概念於土壤碳匯提升」研究計畫,為全台首家運用資源循環概念投入研析土壤碳匯技術,且會進行現地土壤改質試驗的半導體企業。
2023/12/27
日本農林水產省公佈2022年度「食品科技新創商業模式」專案成果, 其計畫項目如下: 為消費者量身打造的營養方案:「AI 飲食」之商業模式示範計。來自食物原料的人造雞肉安全性評估。發酵後的植物材料 3D 列印護理食品之開發(三菱商事生命科學)。友善環境和高附加價值的牡蠣智慧養殖大數據應用計畫。 低過敏雞蛋:實現食品無障礙之社會應用。 依照個人嗜好、健康狀態打造客製化炒菜機器人。 應用昆蟲的新型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模組化之每單位面積生產力示範計畫。
2023/12/26
巴拿馬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以稻殼和舊報紙為原料製造環保隔熱材料,可用於替代建築業中常用的石化原料隔熱材,提供建築材料更永續的選擇。
2023/12/25
法國Micalis 研究所近期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兩種用於生產食品的真菌對腸道發炎具有潛在的益生菌作用。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微生物學會的《mSystems》期刊上,提供了一種開發新型益生菌的可能新方法。
2023/12/23
由韓國畜牧環境管理研究所與國立忠南大學研究團隊調查泥炭蘚作為飼料添加劑(PFS)對豬糞中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排放的影響及關係。使用由六個容器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實驗室規模實驗。實驗證實PFS是未來減少碳排放的方法,並具環境永續性和降低氣候變遷影響。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