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4/03/28
原本在臺北工作的曾吉生,十多年前萌生轉職的念頭,帶著所有的積蓄到花蓮來務農,從改良場的農民學院開始學習做農,看好養生市場的潛力開始種山苦瓜,買地種田蓋加工場,從農的前一兩年幾乎就要把在臺北賺的積蓄都要燒光了,還好當時受到農業部的幫忙,讓他成立了加工場,做出了能有上通路的山苦瓜產品,漸漸的狀況才好起來,不只自己好,也努力協助周邊小農,一起來看看曾吉生的故事。
2024/03/28
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共好大學社會責任中心(USR),於2年前開發以再生能源供電的紅外線電子圍籬防盜系統,協助西瓜農防範盜賊偷瓜。今年研發一套AI智慧農用自走車,只要動動手指,即可遠程遙控澆灌與搬運,減輕農務工作與時間,也解決人力不足問題。
2024/03/26
綠屋頂因有益於氣候調適、緩解及都市生物多樣性而備受歡迎,據美國達特茅斯大學研究團隊研究顯示,於綠屋頂土壤接種菌根真菌可使土壤菌群更加多樣化,並能夠促進土壤發育,以提升綠屋頂之永續性。
2024/03/25
畜產試驗所利用公鬥雞與紅羽母土雞雜交培育的鬥雞母,口感改善成為當地特色飼養品種。但因鬥雞品種來源混亂管理困難,因此進行「花畜鬥雞」選育,提高禽群飼養整齊度並降低管理成本。
2024/03/22
印度農民透過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成功改善農民生計,並藉此大幅提升收入
2024/03/21
宜蘭三星蔥產量急劇下降,極端氣候和病害影響嚴重,因此由政府和農會合作推行健康種苗計畫,由研究人員提供技術支持,提高產量3至5成。
2024/03/21
氣候變遷對阿富汗農民的影響越來越急迫,他們正在努力改變農業運作方式。阿富汗的農業部門正面臨許多挑戰,其中氣候變化是最關鍵的挑戰之一。糧農組織資源調動司司長 Alexander Jones 說明了阿富汗農民應對氣候變化和尋求創新解方的經驗
2024/03/19
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研究指出,當含水層減少時,會導致糧食產量損失加劇。
2024/03/15
由日本國家研究機構NARO、埼玉大學與東京大學研究團隊合作開發GrAAS工法,透過在常溫下用酸化處理葉子纖維,此方法不僅使莖葉可以用作纖維和結構材料,而且提高了纖維的糖化性能,使其有可能轉化為生質燃料等,這項技術可望從農業中創造出低碳產業。
2024/03/14
氣候變遷對阿富汗農民的影響越來越急迫,他們正在努力改變農業運作方式。阿富汗的農業部門正面臨許多挑戰,其中氣候變化是最關鍵的挑戰之一。糧農組織資源調動司司長 Alexander Jones 說明了阿富汗農民應對氣候變化和尋求創新解方的經驗
2024/03/14
歐盟近日因推出新的「共同農業政策」,原本希望讓農業可以減更多碳與永續發展,因其中有許多政策,包括在水土流失、河流附近的緩衝地帶、濕地和泥炭沼澤的保護區,有義務保留4%非生產性的土地,並對自願採用有機耕作、碳儲存等作法的農民給予補貼等,反而引發法國、義大利、波蘭、西班牙等國農民紛紛上街抗議。
2024/03/12
氣候變遷影響食品供應,人造肉等新技術可作為更強大、永續且可負擔的糧食生產解決方案。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