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4/09/05
歐洲口蹄疫控制委員會(EuFMD)介紹牛結節疹(LSD)主要影響牛和水牛,通過媒介傳播,會導致動物發病、產量下降、疫苗接種成本增加,以及動物及其產品貿易的限制,從而引發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EuFMD詳細說明疾病症狀和應對措施,增強農民對該疾病的防範意識,減少其對畜牧業和經濟的負面影響。
2024/09/05
氣味不僅代表物質本身的記憶密碼,更是生活經驗與文化傳承的藍圖。在花東地區,吹著太平洋的風,縈繞在山林、河流、海洋、雲霧、雨露等不同氣味,深吸一口氣,會發現這裡的氣味蘊含著台灣的嗅覺記憶。
2024/09/04
透過間歇灌溉技術的改良,改善稻米種植方法,減少用水耗費及溫室氣體排放。
2024/09/03
受到病蟲害抗藥性問題越發嚴重的影響,農藥的使用加劇了環境負荷。加上有機栽培和減農藥的需求增長,建立新型態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是農業首當其衝的任務之一。
2024/09/02
日本研發以紫色光合海洋細菌製成的生物質肥料,可減輕氮肥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低環境中的氮排放,並可以作為有機肥料使用。
2024/09/01
日本農林水產省每年向國會提出最新「糧食・農業・農村白皮書」,今年因《糧食・農業・農村基本法》修法內容上有所增列。特以專題的形式,強調基本法因應當前與未來時勢,以及白皮書在訂定目標與架構上調整之重要性,並藉此增進日本國民對於國內糧食、農業、農村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2024/08/31
透過將珍珠粟花粉做為昆蟲食物進行農業生態研究,研發害蟲防治新方法
2024/08/30
日本農林水產省自推動綠色糧食戰略以來,以強化農業永續經營和降低環境負荷為目的,為了強化政策的推動,推出環境友善足跡標籤制度,依照農產品的減碳和生物多樣性的貢獻度給予星星級別標示。
2024/08/29
劉孟鑫,是南投縣田寮果菜運銷合作社的一員,也是紅肉紅龍果首輸日本的供果農友。   接手父親果園20幾年,從剛接手時僅生產香蕉,到後來轉作投入紅龍果,目標明確的劉孟鑫一步一腳印,靠著對種植技術以及對於品質的要求,他做到供應內銷需求,穩定外銷市場,逐步建立起紅龍果王國。   「我們臺灣的紅龍果果實比較大,色澤艷紅,甜度高,吃起來具有獨特的風味,希望可以開拓外銷高消費的市場,未來日本是最首要的市場…」   劉孟鑫很清楚臺灣紅肉紅龍果的優勢,也因為如此,今年專門以符合目標國家安全用藥的標準進行生產,更取得產銷履歷驗證,終於順利把紅肉紅龍果送到日本。 將紅肉紅龍果封箱的那刻,相信大家都很感動,因為這是臺灣經歷8年檢疫諮商的成果。
2024/08/29
工研院在農業部科技司與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經費補助下,共同整合農工科技,開發「乳牛3D體態辨識系統」,整合智慧感測器與AI人工智慧技術,精準快速掌握乳牛的胖瘦度分級,如同幫人類量測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酪農可依照乳牛體態,及時調整出最佳的飼育配方與策略,提高照顧效率,讓乳牛頭好壯壯,穩定國產乳源。
2024/08/28
於有機農法施作的農田採用間作及適當雜草保留,可有效進行防治害蟲。
2024/08/27
科技的日新月異,扭轉了原本不被看好的農業前景。隨著農事現場導入AI、自動化機器人、無人機等先進技術,農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邁進。然而,新技術帶來了正面效應,卻同時面臨新的挑戰。以下將探討日本農業技術現況、面臨課題,以及未來發展及其影響。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