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4/06/06
一家位於義大利的醋廠擁有2,000個木桶,用於沉放達12萬公升的香醋。這些香醋需要超過25年的時間來生產,以葡萄釀造並且遵循傳統的製醋方法,雖然製作過程複雜,但是讓香醋充滿獨特品質和口感​。
2024/06/06
台南區農改場宣布與四家業者簽約技轉兩項「黑豆素材加值應用技術」,這些技術旨在提高黑豆的商品價值,滿足國內外對植物性蛋白日益增長的需求。包括利用生物性水解技術提升黑豆中植物性優質蛋白的吸收,以及開發新型黑豆植物性飲品,展現科研在傳統農產品創新中的應用潛力。
2024/06/06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產業研究組織開發新型且快速的基因篩選平台,用於植物原生質體中識別抗性基因與病原菌Avr基因之交互作用,並從小麥莖銹病病原菌中成功分離出已知和新型的Avr基因,將有助於快速追蹤病原菌的基因變異。未來將持續優化與擴展平台,以應對氣候變遷下作物病害之挑戰。
2024/06/05
隨著氣溫升高,加快了植物進行光呼吸的速率,透過觀察木材的光呼吸速率可以預測未來或了解過去植物呼吸的情況。
2024/06/04
利用植物生理時鐘調節外部環境壓力反應機制,有助於抗旱作物的培育,解決氣候變遷對農業帶來的影響。
2024/06/03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研究團隊指出,加強火山岩石風化技術透過風化過程可將二氧化碳封存在碳酸鹽礦物中,且對抗氣候變化的效果顯著。經模型模擬發現,運用該項技術在2006年至2080年期間最多可封存217億噸碳,且在炎熱和潮濕的環境下風化作用更快速且效果佳。未來期能改用其他種類的岩石如玄武岩,以利向農民推廣應用。
2024/06/03
青蔥是重要的烹飪辛香料,但在台灣因梅雨季和颱風季的不利氣候,加上氣候變遷帶來的高溫影響,常面臨產量不穩和價格飆高的問題。為此,農業試驗所研發出耐熱耐濕的新四季蔥品種「台農選1號」,改善栽培適應性,穩定市場供應。
2024/06/02
將物聯網技術應用於智慧溫室系統建置,可節約水資源並提高作物產量。
2024/06/01
豆科植物能透過與根瘤菌共生而有效獲得氮,在根瘤菌共生時,鐵元素是固氮作用的催化輔助因子,日本筑波大學研究團隊分析發現豆科植物中LjIMA1/2基因和IMA胜肽基因可透過調節和運輸鐵元素,以穩定根瘤部的固氮作用進行,進而維持植物體內的氮平衡。
2024/05/31
蜜蜂受多種病毒威脅,尤其是變形翼病毒,透過在蜜蜂的食物物中添加藍綠藻可使蜜蜂增加免疫力,抑制畸翅病毒,提高蜜蜂的存活率。
2024/05/30
The Foraged Feast是一家專門供應野生菇類的公司,強調這些天然食品的高營養價值。影片介紹他們採集和處理香菇等菇類的過程,並介紹了多種野生菇類及其特點。The Foraged Feast與多家餐廳合作,為廚師提供高品質的食材,並強調菇類營養和風味上的優勢。The Foraged Feast也說明採菇的技巧和注意事項,以及菇類的健康。
2024/05/30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運用造粒技術,將稻草轉化為固體再生燃料,推動生質能發電。這種技術不僅提升了稻草的利用效率,同時也支持了永續農業和淨零排放的政策目標。稻草再生燃料的淨熱值接近煤炭的一半,並且在處理過程中對環境污染物質含量低,顯示出其作為替代能源的潛力。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