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文章
文章
2024/06/16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發了名為LEADER新的方法,可以透過葉片觀測根的深度,藉此更容易培育深根植物。
2024/06/15
阿根廷已開始針對肉牛生產給予「碳中和」認證,透過以下方法如:飼料添加劑、基因編輯及飼養管理等,也可能減少碳排放獲得認證,藉此鼓勵生產者投入減排措施以減少家畜碳排放。
2024/06/14
透過將豆類混合於玉米中的條作種植及採用生物農藥,多方面防治秋行軍蟲危害,保障糧食安全。
2024/06/13
印度透過5G網路在農場中智慧農業相關技術的部署與建設,大幅提升農業生產力並優化農場管理方式。
2024/06/13
臺灣有百年歷史的有機茶園、以循環農業精神栽植的香草莢、繼承古法的柴窯桂圓與桑椹汁、無毒無農藥培育的水產、美味又令人安心的國產豬肉、象徵臺灣品質與人情味的芒果、一條龍生產的蕃薯臺灣隊⋯⋯臺灣豐富又高品質的農產品背後,有一整群愛鄉土、愛台灣的臺灣農業職人,他們對臺灣農產懷抱堅毅、踏實的真心,只為帶給大家最好的品質。 我們厚植臺灣農業實力,懷抱挑戰精神持續創新,過去八年持續拓展高消費市場,將臺灣農產品推向全世界。
2024/06/13
宜蘭縣五結鄉農會與國立清華大學合作,於1.5公頃稻田中引入智慧農業系統。通過安裝土壤感測器等設備監測土壤狀態,以精確控制灌溉與施肥。此舉旨在應對極端氣候挑戰,提高農作物品質,進而挑戰日本知名的越光米品質,穩定提升宜蘭米的食味值。
2024/06/12
Brilliant Planet公司在摩洛哥沿海沙漠培養大量當地藻類,透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最終將其掩埋作為新的碳捕捉方式。
2024/06/11
非洲地區約有20%的高粱植物受到巫婆草寄生,導致產量嚴重損失。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研究人員發現,天然土壤的微生物能夠降解巫婆草傳遞的化學訊號,同時改變高粱根部結構,免受於巫婆草的危害,還分析出假單胞菌屬和節桿菌屬的抗性細菌,未來將持續尋找相同作用的微生物,並進一步應用於其他農作物,以防止巫婆草感染。
2024/06/10
海洋作為地球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碳儲存庫,其生物幫浦(biological pump)和海洋生物在碳循環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然而,氣候變遷和過度捕撈正對生物幫浦的正常運作和海洋固碳能力產生影響。因此,有必要建立有效的漁業管理制度,以防止產能過剩、過度捕撈和生態系統的破壞。這包括設定參考點以評估資源狀態、讓利害關係人參與、將經濟和社會因素納入長期計劃,並取消有害漁業補貼以減少對環境影響較大的捕撈方式及漁船燃油使用,進而達成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的目標。
2024/06/09
透過低技術、低成本方法-Biofunctool®的開發,有效評估及管理土壤健康,促進農業生態轉型發展。
2024/06/08
透過人工智慧預測分析農業用水,不僅為農民節省水資源與化肥投入,更可藉此提高作物產量,為農民提供精準灌溉用水計畫,提升作物產量。
2024/06/07
北海道大學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從植物纖維素中製造可回收聚合物的方法,為部分塑膠提供了永續的替代方案。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