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9
摘要
最新的基因組標識研究有助於預測從農作物種類如何反應環境逆境。這是第一次對該議題進行研究,運用這些基因組標識可以協助確認這些植物在一些像是乾旱或有毒...
土壤有助於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 在碳循環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2015/07/23
摘要
健康的土壤是陸地上最大的碳貯存庫。採用可持續方式管理的土壤可以通過貯存碳(碳封存)和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排放而發揮減緩氣候變化的重要作用。相反,若土...
2015/07/13
評析 楊秀珠(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研究員)
沒有安全環境就沒法生產安全農產品,生產環境包括氣候、空氣品質、土壤及水。氣候及空氣品質很難人為調整,在作...
2015/07/10
摘要
每天早上一杯咖啡提供了我們一天的所需,但中美洲種植咖啡的農民們從咖啡豆裡發現了新能源的來源:談及農業廢水生合成沼氣。
...
2015/07/06
臺灣農業,踏入新境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花了7年時間,投資6千萬元以上,從空中透過航太衛星、空拍,監測全台作物種植情況,從地面蒐集農地樣本分析,建立...
2015/06/30
摘要
生物基礎原料是生物經濟最重要的基礎,隨著生物經濟重要性的增加,利用生物質的多種方式(食品,飼料,纖維,燃料,花卉,樂趣)可能創造出這些物質在生產及利...
2015/06/26
摘要
挪威首都奧斯陸(Oslo)日前建立全世界第一條「蜜蜂公路」(bee highway),以保護對於糧食生產有重要功能但卻瀕臨滅絕的授粉者。
我們不斷地塑造我們的生活環境...
新的“E-Kaia”技術,將植物合成多餘的能量提供給手機充電
2015/06/23
摘要
想要一個免費的壁上充電插座嗎? 未來的手機使用者可以簡單地插入最靠近的一盆仙人掌盆栽裡,這都多虧了一個叫做E-Kaia的新系統,是由智利的一個研究小組從植物...
2015/06/22
摘要
植生牆技術與半透明太陽能電池板已被結合用來產生全日性的可再生電流能源。
薄膜太陽能電池板主要是通過使用太陽光譜中藍色和綠色的輻射波長把光能轉化為電...
2015/06/18
摘要
根據從GRACE衛星系統的引力數據顯示,在世界上37塊最大的地下蓄水層中,超過一半都被耗盡。
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蓄水層--供應著數億人的水源需求--現在正以驚人的速...
2015/06/17
摘要
40年後,全球人口將增加超過90億,所需糧食相對也將增加 70%,屆時耕地與水資源將會嚴重短缺。
水母船艇(Jellyfish Barge)創新溫室,可漂浮在海灣或河流上,並使用...
2015/06/17
摘要
真菌與植物根系「自古以來的關連」引發了基因表現,導致更多根系的生長。常見的真菌可能有一天可能會被用來作為「生物性肥料」,取代磷酸鹽礦即將被開採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