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電子報 農業趨勢獨享報 農業部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7 農業趨勢獨享報
電子報檔頭
排版儲存格
Logo
標題
Vol.42, Fri Jul 26 2019
若無法正常瀏覽,點此看
網頁版
國內外基因體工程相關法規掃描與探討
科學家於1973年首次成功發展重組DNA技術且應用廣泛,基因工程與基因定序技術的迅速發展,許多突破性的創新研發成果亦陸續孕育而出,尤其以基因編輯之CRISPR/Cas9技術為本世紀以來生物技術領域最重大的創新突破技...
有效減緩城市高溫的幾種作法
隨著衛星遙測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相較於都市周邊地區,因人口密度高的都會區具有大量人工建築、機具排熱等因素,導致呈現中心熱周邊冷的溫度分布,由於在圖上貌似島嶼般的突出,因此被人們稱作都市熱島(urban heat island,簡稱UHI),該現象稱作都市熱島效應(urban heat island effect)。目前各大都市均面臨類似的問題,除了人為活動外,發生極...
研究顯示技術創新是日本原產紅茶市場成長復甦的重要關鍵
日本茶產業自19世紀中葉開始便隨著全球貿易的腳步,外銷到世界各地,相關的產品包括綠茶、紅茶等各式茶種。日本原產紅茶年出口量曾經高達5,000公噸,顯示日本原產紅茶在當時仍有一定的市場需求。然而隨著日本經濟在20世紀下半葉的發展下,日本紅茶產業便逐漸喪失其競爭優勢。這樣低迷的產業直到本世紀初才逐漸復甦,而具日本特色的原產紅茶產品更曾於2007...
提高區域生物多樣性能確保市郊農民在極端氣候中穩定獲益
極端氣候(或譯極端天氣,extreme weather或稱weather extreme)除了對全球農產經濟造成衝擊,使得許多糧食作物無法栽培、農民無法穩定收穫及獲益外,現有的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在這樣的衝擊下,許多物種可能因無法適應短時間內氣候急速變化而從此滅絕。為此,如何發展調適與減緩的策略,以因應極端氣候帶來的衝擊與...
鹿特丹誕生全球首座漂浮牧場
目前共有32頭乳牛飼養於全球首座水上漂浮牧場中,幫助都市居民接近原產區的狀態下購買與準備日常所需的食物。此牧場可以為城市的資源循環做出貢獻,將城市產生的生物質(或稱生質,biomass)予以回收和循環利用,並轉化為有價值的乳製品,而其透明的結構設計也得以使遊客看到設施的內部狀況。牛奶能夠被加工製成健康的乳製品,牛隻排泄物也能提供城市花園、公園植物所需的有機質和營養物...
德國新創公司開發苔蘚外牆技術以改善城市環境
城市的空氣污染一直是威脅居民呼吸道健康的潛在問題,提高城市的綠地覆蓋面積有利於提供乾淨的空氣,創造更加適宜的居住環境。而城市地區的土地利用度高,不容易於短期內規劃大面積的綠地供居民使用,因此德國凱撒斯勞滕工業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ät Kaiserslautern)便開發了一種新型綠色外牆技術- BryoSYSTEM,利用苔蘚...
研究發現綠化程度越高的地區所需支出的醫療保險費用越少
綠地(green land)可為人們提供生態系功能與休閒遊憩功能,研究指出,生活在地區綠化程度較高的人們通常也較為健康、快樂。部分的研究更指出,都市綠化有助於減緩都市熱島效應(urban heat island)帶來的區域性微氣候改變。此外,部分的研究亦針對綠地覆蓋類型對當地社會經濟層面所造成的影響進行探討。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利用行為研究幫助了解豬流行性下痢病毒大爆發之可能因素
動物傳染病的流行大爆發往往會造成生命及財產方面的損失,除了近期持續盛行於非洲、歐洲及亞洲地區的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外,同樣由病毒爆發的疫情還有豬流行性下痢病(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豬流行性下痢病係由冠狀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簡稱...
以藻油取代魚油於蝦養殖業上的應用
泰國是全球主要的蝦生產國之一,而蝦類養殖業目前每年消耗約100,000噸魚油,魚油含有DHA (Docosahexa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屬於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影響蝦類生長和發育的所需的關鍵成分。然而現今全球對於水產養殖產品的需求仍不斷增加,也連帶逐漸提升魚油的消耗速度,長期以來可能不利於海洋漁業的永續發展...
鱈魚皮敷料可促進動物傷口癒合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時候難免會發生燒燙傷的相關意外,除了盡快採取正確的降溫與清創方式,使用合適的傷口敷料更是保護傷口與加速癒合的最佳選擇。敷料材質眾多,除了紗布、泡棉式、凝膠式敷料,現在更有製造生物性敷料的成功技術。 生物性敷料來源繁多,包含豬、牛等動物,能夠有效縮短傷口癒合時間或促進血管生長,至今也累積非常多的臨床使用案例,製造與應用上均達到一定的成熟度...
訂閱電子報
│
取消電子報
農業部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7-2024
本報由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