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Google衍生的新創公司將AI導入作物育種

2025/08/22 @國際

摘要

作物育種在維持糧食安全上扮演重要角色,Heritable Agriculture公司利用人工智慧加速育種過程,透過建立數位模型提高效率並縮短育種年限,期望能應對快速的氣候變遷並提升重要作物的產量、營養價值等優良性狀表現。

示意圖

Google衍生的新創公司將AI導入作物育種

  全球對於糧食安全議題的關注逐漸提升,而作物育種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以197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諾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為例,透過20年的育種計畫提升小麥抗病力及產量,使得墨西哥小麥產量提升6倍並實現自給自足,隨後推廣至印度及巴基斯坦,糧食供應量大幅提升使得人口快速成長。然而,育種過程中,須擬定育種目標並將材料進行雜交,經過一系列的田間試驗以驗證是否符合育種目標,且作物基因體與天氣、土壤條件等環境因素間交感效應複雜,導致工作繁瑣且耗時,因此2024年12月,由Alphabet旗下X實驗室衍生建立的新創公司Heritable Agriculture,藉由人工智慧建立育種數位模型,加速育種效率,並提升作物產量、風味、營養價值、光合作用能力等優良性狀。

  過去6年間,研究團隊採集了7種作物約14,000個樣本進行分析,探討不同環境下基因的表達及相關代謝物含量並建立預測模型,當輸入環境及目標性狀後,不同的模型能夠根據可用的種原推薦最快的育種策略。Heritable公司利用模型大幅縮短育種年限至1年,如精準預測玉米花期,並協助客戶培育目標性狀的作物,相較於其他生技公司專注於基因編輯、改善微生物相等方法,此技術能夠更宏觀的探討遺傳學與環境間的複雜關係,使育種者探索大量的遺傳組合。此外,該公司專注於莓果類、酪梨等工業化程度較低的作物,而非玉米、大豆等大規模糧食作物,期望開發此類作物最大的潛能。

  透過此技術能降低育種成本,可促進開發中國家培育適合當地的品種,並加速選育效率以因應快速的氣候變遷。此外,Heritable希望能進一步應用於樹木的培育,旨在增加原生樹種的應用性,以減少林業對於森林多樣性的破壞。

【延伸閱讀】- 全球糧食供應現狀及臺灣的糧食安全政策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