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趨勢快訊
到2025年化肥減量化行動方案
2023/02/04
摘要
建立健全以“高產、優質、經濟、環保”為導向的現代科學施肥技術體系,完善肥效監測評價體系,探索建立公益性與市場化融合互補的“一主多元”科學施肥推廣服務體系,加快構建完備的化肥減量化法規政策、制度標準和工作機制,著力實現“一減三提”。

文章資訊
國際
刊出日期:2023/02/04
資料來源
到2025年化肥減量化行動方案

        建立健全以“高產、優質、經濟、環保”為導向的現代科學施肥技術體系,完善肥效監測評價體系,探索建立公益性與市場化融合互補的“一主多元”科學施肥推廣服務體系,加快構建完備的化肥減量化法規政策、制度標準和工作機制,著力實現“一減三提”。

  • (一) 進一步減少農用化肥施用總量。到2025年,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等養分結構更加合理,全國農用化肥施用量實現穩中有降。
  • (二) 進一步提高有機肥資源還田量。大力推進綠色種養迴圈農業試點,有機肥資源得到有效合理還田利用,到2025年有機肥施用面積占比增加5個百分點以上。
  • (三) 進一步提高測土配方施肥覆蓋率。持續推進農戶調查、田間試驗、制定配方等基礎性工作,到2025年全國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穩定在90%以上。
  • (四) 進一步提高化肥利用率。推廣施肥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機具,全面提升科學施肥水準,到2025年全國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達到43%。


技術路徑

  • 一是“精”,精准施肥減量增效。夯實施肥情況調查、營養診斷、田間試驗等測土配方施肥基礎,精准制定發佈肥料配方資訊,提高配方肥、專用肥施用比例,減少不合理養分投入。
  • 二是“調”,調優結構減量增效。加大綠色技術和投入品的研發推廣力度,優化氮、磷、鉀配比,調整養分形態配合,促進高效吸收。針對性補施中量和微量元素,減輕缺素症狀。引導肥料產品優化升級,大力推廣新型功能性、增效肥料。
  • 三是“改”,改進方式減量增效。改進傳統的表施、撒施、大水沖施等施肥方式,研發先進適用的施肥設備,推廣應用種肥同播機、側深施肥機等高效施肥機械,配套緩控釋肥料和專用肥料,轉變傳統施肥方式,減少化肥用量。
  • 四是“替”,多元替代減量增效。合理利用有機養分資源,推進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秸稈還田、生物固氮等多元替代化肥方式,推動有機無機結合。通過耕層調控、微生物活化等技術,激發土壤養分有效性,替代化肥投入。
  • 五是“管”,科學監管減量增效。健全覆蓋肥料生產、使用、監管全鏈條的制度標準體系,建立健全主要農作物氮肥施用定額,推行施肥定額制、台賬制管理,分區域、分作物、分農時制定科學施肥指導意見,引導農民把施肥量控制在合理區間。【延伸閱讀】- 滴灌施肥可妥善運用水與營養資源,提高農業生產率

相關文章
網站導覽
活動資訊
訂閱RSS
電子報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