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檔頭 Mon May 30 2022
若無法正常瀏覽,點此看網頁版
 
農業趨勢獨享報
 
專家評析
生物防治技術至關重要的下一步:天敵昆蟲智慧化量產
生物防治技術至關重要的下一步:天敵昆蟲智慧化量產
天敵昆蟲智慧化量產系統與傳統養殖方式相比,不在於單一種昆蟲的生產,而在於如何重新設計昆蟲養殖流程,並導入智慧化生產系統進行最佳化之生產,除了可以大幅地降低生產成本外,還可有效地將生產線上的所有參數進行量化評估分析,並有助於生產品質的穩定。
熱門議題
用電不到一顆燈泡的高效率二氧化碳捕捉裝置
用電不到一顆燈泡的高效率二氧化碳捕捉裝置
用於捕捉二氧化碳以減緩全球溫室效應的碳捕捉科技技術面臨建置成本過高及捕捉效率不夠等問題,來自美國伊利諾大學的工程團隊研發一碳捕捉技術,碳捕捉效率宣稱可比現有系統有效100倍以上,且僅需耗費少量的能源投入,有望於未來改善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技術的發展困境。
自動養分調配系統可優化水耕植物栽培之營養輸送與監控
自動養分調配系統可優化水耕植物栽培之營養輸送與監控
栽培水耕植物時,以人工進行水質維護與肥料營養調配相當耗時,Nuravine公司開發的養分劑量調配系統搭配自動養分調配器Alchemist可以減少維護蓄水池耗費的勞動時間成本,並提高產量和整體植物健康。其具備多個感測器,由電容式觸控螢幕、雲端連結和直覺式選單系統組成,可整合測量水耕植物的水質指標,使用者可即時間監測植物的狀況並遠端控制系統,經實測使用該系統可節省每日養分維護時間2~3小時並提升產量15%。該系統未來將繼續改良創新,成為全自動化平台,即時回應栽培需求並提供應變策略。
西班牙發明家從大自然中創造電力
西班牙發明家從大自然中創造電力
"Pablo Vidarte創立「Bioo」公司研發生物電池,藉由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以及微生物分解土壤有機質釋出的能量來進行發電,從大自然中創造潔淨電力,創造一個生物技術世界,一個與自然完全相連的世界。
太陽能電廠周圍種植野花可成為蜜蜂的家園
太陽能電廠周圍種植野花可成為蜜蜂的家園
新的研究表明,若將太陽能電廠周圍進行簡單的改變,可能成為蜜蜂和其他傳粉媒介的避風港。
智慧魚網「Game of Trawls」之開發將拯救數百萬海洋生物
智慧魚網「Game of Trawls」之開發將拯救數百萬海洋生物
為了減少無意中被魚網捕獲的海洋生物種,法國海洋學機構Ifremer正在測試人工智慧拖網,目的是希望這些拖網能在捕撈回漁船之前先對水中的魚進行分類,以減少造成魚類不必要的死亡。
英國垂直農場的重要性正持續上升
英國垂直農場的重要性正持續上升
本篇研究團隊說明垂直農業發展可以用人工智慧來管理,分析從感測器收集的數據,隨時監控環境狀態並作出預判,實現精準農業的要求。隨著垂直農場技術的快速提升,以及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快速發展,全自動農業機器人將會增加,使垂直農業的生產成本大幅降低,並使其走向專業化,實現社區即農場的願景。
應用深度學習模型識別不同萵苣品種的氮營養含量
應用深度學習模型識別不同萵苣品種的氮營養含量
栽培萵苣需要隨時補充適量氮素以提升產量與品質,同時為避免施用過量氮造成環境及成本問題,適當的養分管理與氮需求預測有其必要。美國北達科塔州立大學研究團隊透過拍攝、蒐集4種萵苣品種以4種氮濃度溶液栽培的生長圖像,並藉由機器學習算法,研究萵苣葉片的生長表現和營養含量。結果指出深度學習模型 VGG 16和 VGG 19 對於識別萵苣品種及氮營養含量的準確率達 87.5 ~ 100%,其表現明顯優於 CNN 模型,表示電腦視覺結合深度學習和機器人系統具巨大潛力,可以即時、準確、快速地監測萵苣生長和營養含量。
按需施用農藥使野生蜜蜂回歸,在不影響玉米利潤的同時還能增加西瓜產量
按需施用農藥使野生蜜蜂回歸,在不影響玉米利潤的同時還能增加西瓜產量
考量到使用殺蟲劑的利害平衡,本篇研究團隊提出害物整合管理(IPM)的概念,透過農藥使用量的減少讓野生蜜蜂回歸,並藉由監控害蟲數量來決定施用殺蟲劑的時機,因而形成正向循環,並在玉米和西瓜輪作種植系統進行多年的田間試驗,結果顯示野生授粉者的增加使農藥顯著減量達95%,且能維持甚至增加作物產量,證實IPM可能為糧食生產及生態系統提供「雙贏」方案。
利用加工水產品廢棄物以製造尼龍
利用加工水產品廢棄物以製造尼龍
Impact Solutions的塑料專家、愛丁堡大學生物技術研究人員、海鮮製造商 Farne Salmon 和工業生物技術創新中心 (IBioIC) 正在探索運用永續生物原料以替代石化原料所製成之己二酸的技術,以緩解石化原料對環境與氣候之影響。目前該研究團隊發現可使用生物酶提取加工魚類廢棄物中的脂質成分,再透過基因轉殖細菌將脂肪成分轉化為含有己二酸和有用副產品的混合物,以利未來合成纖維的製造能更加環保永續。
 

訂閱電子報取消電子報
農業部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7-2024
本報由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管理團隊 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