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野番茄的細菌性潰瘍病抵抗力對商業番茄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2020/06/10 @國際

摘要

細菌性潰瘍會導致番茄枯萎潰瘍而死,目前尚未有明確品種或栽植技術可解決此病,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團隊為解決此項番茄栽植難題,研究密西根棒狀桿菌對番茄的感染機制,發現野生番茄的接踵處上方5至10公分處的病原菌密度低,推估為病原菌受到野生番茄維管束中的原生木質部管柱之限制。

示意圖

野番茄的細菌性潰瘍病抵抗力對商業番茄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番茄的細菌性潰瘍於1909年在密西根州大湍城首次發現,其會導致植株枯萎、潰瘍並最終死亡,因此,每年該疾病的爆發影響著全世界番茄生產地區,其中尤以某些農民而言,細菌性潰瘍病將會嚴重的破壞整個季節的播種狀況。

  該疾病是由密西根棒狀桿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病原菌所引起,透過感染商業番茄的木質部使植株健康狀況受到影響,而木質部是運輸水與礦物質於整株植物的重要管柱。然而,現階段尚無對該疾病具有抗性的商業番茄,且管理上的選擇也有限,即使育種者知道野生番茄對細菌性潰瘍病的敏感性較低,但是相關知識仍不足。【延伸閱讀】抗微生物肽化身柑橘黃龍病的新防治策略

  因此,康乃爾大學綜合植物科學學院的科學家—F. Christopher Peritore-Galve研究密西根棒狀桿菌如何感染野生番茄的木質部,將其與商業栽培的番茄進行比較,並發表於《植物病理學》期刊。實驗結果發現病原菌大量存在於野生番茄接種部位的附近,而在該部位上方5至10公分處密度則相對較低,其表示細菌無法透過野生與商業栽培番茄的木質部來傳播至植物全身。進一步研究表明病原菌受到野生番茄維管束中的原生木質部管柱之限制,原生木質部管柱是形成木質部管柱的前驅型態,直徑較小,可在植物早期快速生長階段進行水分運輸。然而,研究尚未清楚確認病原菌為何感染特定管柱,因此,未來仍須進一步對此進行細部研究。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