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檔頭 Wed Oct 1 2025
若無法正常瀏覽,點此看網頁版
 
農業趨勢獨享報
 
趨勢快訊 主題專區 專家評析 活動資訊 科普影視
活動資訊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永續發展館】農業部參展技術/ 1對1商談會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永續發展館】農業部參展技術/ 1對1商談會
時間:114年10月16日(四)至10月18日(六) 地點: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世貿1館) 智慧永續館-農業部展區(台北市信義路五段5號)
專家評析
整合智慧精準高效 開啟數位育種新局
整合智慧精準高效 開啟數位育種新局
數位育種正成為全球農業創新核心,美國、歐盟與日本皆以基因體學、表型感測及AI技術加速新品種開發,提升產量、品質與氣候適應力。我國農業部亦推動「數位育種技術實用化計畫」,聚焦跨體學資料整合、表型調查工具與決策模型建構,應用於甘藷、水稻、白蝦等13種經濟物種,縮短育種周期並提高成功率,邁向高精準與永續發展
熱門議題
研究顯示細菌纖維素有助於促進植物傷口癒合
研究顯示細菌纖維素有助於促進植物傷口癒合
細菌纖維素有助於植物傷口癒合及修復,不同於癒傷組織路徑,其透過細胞分裂素訊息傳導和ROS誘導細胞分裂,研究發現轉錄因子WRKY8在修復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期望未來能應用於農業中協助植物修復。
Google衍生的新創公司將AI導入作物育種
Google衍生的新創公司將AI導入作物育種
作物育種在維持糧食安全上扮演重要角色,Heritable Agriculture公司利用人工智慧加速育種過程,透過建立數位模型提高效率並縮短育種年限,期望能應對快速的氣候變遷並提升重要作物的產量、營養價值等優良性狀表現。
了解植物氣味交流生理機制,為農業防治提供新思路
了解植物氣味交流生理機制,為農業防治提供新思路
透過掌握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在植物氣味交流中的調控機制,善用植物的天然防禦生理機制,降低農藥使用,為未來的糧食安全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超音波技術有助於將可食用花卉加工為食品成分
超音波技術有助於將可食用花卉加工為食品成分
美國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一項最新的研究探討了如何將可食用之裝飾鮮花再利用為食品成分,為原本可能被丟棄的鮮花提供一種新的利用方式。
利用立克次體控制農業害蟲繁殖之機制探討
利用立克次體控制農業害蟲繁殖之機制探討
了解立克次體對於控制農業害蟲的防治能力,為害蟲生物防治開創新契機
研究顯示從釋迦葉中萃取的物質具有鎮痛和抗關節炎的潛力
研究顯示從釋迦葉中萃取的物質具有鎮痛和抗關節炎的潛力
巴西的研究團隊在釋迦葉中發現具有鎮痛、抗發炎、抗過敏和抗關節炎的物質,並將文章發表於《Pharmaceuticals》期刊。
歐洲商業溫室的綠色轉型
歐洲商業溫室的綠色轉型
氣候變遷促使溫室在歐洲快速擴張,但高耗能和水資源消耗成為一大挑戰,因此歐盟的跨國研究團隊開發新型環控系統及奈米塗層太陽能板,前者利用鹽溶液回收水分並產生熱量,後者使溫室同時生產作物和綠色能源,期望兩技術未來能商業化應用以提升農業的永續性。
糖水溶液在治療乳牛子宮感染上的潛力
糖水溶液在治療乳牛子宮感染上的潛力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一項新研究,濃糖溶液在治療乳牛常見感染方面可能與抗生素一樣有效。
飼料添加劑有效減少放養肉雞中的曲狀桿菌
飼料添加劑有效減少放養肉雞中的曲狀桿菌
添加生物炭和有機酸可有效減少散養雞隻體內的曲狀桿菌,且不影響雞隻健康,然而最佳添加時間及生物炭對於雞隻腸胃生物相的影響有待更進一步研究,期望未來能應用於傳統家禽或畜牧業以促進食品安全。
人工智慧協助預測馬鈴薯產量
人工智慧協助預測馬鈴薯產量
同品種馬鈴薯田中仍會出現個體差異,研究人員結合種薯上微生物遺傳資訊及定植後生長情形,藉由演算法建立AI預測模型,有助於預測馬鈴薯產量並提供相關微生物與植物間的交互作用資訊,期望未來能有更多延伸應用。
 

訂閱電子報取消電子報
農業部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7-2024
本報由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管理團隊 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