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檔頭 Vol.39, Thu. May 2 2019
若無法正常瀏覽,點此看網頁版
 
農業趨勢獨享報
專屬推薦
文章列表圖示 研究指出個人保健與衛生藥品污染已逐漸影響水域環境並對其生態系造成危害
    個人保健與衛生藥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簡稱PPCPs)是水體中眾多新興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之一,由於PPCPs中含有影響生物活性的抗生素或機能性產品,若未經適當的廢污水排放處理,將導致高濃度的PPCPs擴散至鄰近河川,進而影響...
文章列表圖示 最新的研究揭露RNAi類農藥殘留在土壤內之降解機制
    農藥因具有預防、毀滅、驅逐害蟲(pest,泛指真菌、細菌、病毒與節肢動物等與人競爭作物利用之生物)等生化或物理功能,故農藥在病蟲害防治與糧食安全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由於多數農藥對病毒、細菌、真菌、昆蟲等生物會造成危害,因此在農產品上架前須經一定程度的農藥殘留抽檢,以排除農藥殘留超標之蔬果,確保消費者購買到檢測合格的商品。除農藥引發的食安問題外,...
文章列表圖示 EuroTier展示會的動物養殖數據技術應用案例
    2018年的EuroTier展示會於11月德國漢諾威(Hannover)舉行,共有來自63個國家的2,597家參展商,展示畜牧業和管理方面的創新技術。大量數據收集似乎已成現代農業的趨勢,在展會期間,參展商發表了許多涉及收集數據及如何使用的技術開發,但要在產業鏈中連接這些龐大的數據卻不容易。各家廠商通常會展示並銷售自有系統,但不同廠商之間的...
文章列表圖示 日本認定符合技術與安全規範基因編輯食品,將可採用既有之食品法規進行規範與販售
    新興基因編輯(genome editing,或稱gene editing)技術的雛型最早源自於細菌對抗病毒感染的免疫機制。基因編輯技術可在辨識特定的基因片段達到精準定位後,再對定位區域的DNA進行片段的剪切或改造。由於基因編輯是一套較新的分子生物技術,因此各國皆針對基因編輯食品的安全性評估及是否為基改食品的認定...
文章列表圖示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已逐漸落實動物抗菌劑的用藥安全及監控管制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簡稱OIE)為促進動物抗菌劑(antimicrobial agent)的用藥安全與落實管理辦法,於前些年開始呼籲各國或各區域組織主動提供相關資訊,並藉此分析與找出現階段的用藥管理問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收集2015-2017年...
文章列表圖示 經改造的土壤微生物或許能化植物為塑膠
    微生物存在於環境各個角落,微生物群落(community)的組成因不同的環境而異。不同環境下的微生物具有豐富且獨特的生物多樣性,科學家們往往可在不同環境中找出具有特殊生化功能的微生物,在進行適當的培養與遺傳工程後,便可利用微生物特殊的生化特性,完成人們的研究目的。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
文章列表圖示 正確食品標示的基改鮭魚產品可望正式在美國販售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已解除於2015年批准上市的基改鮭魚(genetically modified salmon,或稱genetically engineered salmon)的進口禁令,可望最快於今年正式上市販售。這種被稱為科學怪魚(Frankenfish)的鮭魚是由美國AquaBoun...
文章列表圖示 美國有關當局已公告規範以細胞培養之人造肉
    為滿足人類對肉品日益漸增的需求,畜牧業成為支撐這龐大市場的產業之一。然而研究普遍認為,傳統的畜牧業恐造成溫室效應加劇、未經處理之廢水排放也恐造成鄰近河川的污染。人造肉(cultured meat,又稱試管肉或人工肉)的研究在這個背景下孕育而生。人造肉研究的目標之一是希望將動物細胞或組織以體外(in vitro)培養技術,培養出可食用的肌肉組織,並...
文章列表圖示 研究發現咖啡含有抑制攝護腺癌細胞的成分
    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又稱前列腺癌)是臺灣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其發生率與年齡及性別有關。根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可發現,105年攝護腺癌發生率在全國十大死因中高居第四,其好發族群與年齡多為40-70歲的男性。近年來在衛教推廣下,機能性產品也越來越受國人重視,其中咖啡作為當代重要的經濟作物、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飲品外,先前的研究也...
文章列表圖示 發光二極體可望取代高壓鈉燈具成為新一代溫室補光設備
    溫室是為植物生長所設計的設備,其目的是保持環境的一致性,使植物在適當的環境下得以生存。透過控制溫室的溫度、濕度或日照長度等生長因子,可藉此調控植物的生理週期,進而影響收穫的品質與收成時間。溫室的設計因地區而異,例如:在低緯度熱帶地區中,溫室經常保持一定的濕度或遮蔽多餘的光照,避免植物體內的水分在炎熱、乾旱的環境下過度蒸發;而在溫帶或緯度較高的...
 

訂閱電子報取消電子報
農業部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7-2024
本報由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