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印度智慧型耕作技術將幫助農民擴展農業經濟規模

2017/11/10 @國際

示意圖

印度智慧型耕作技術將幫助農民擴展農業經濟規模

  在現代化的科技社會,發達的網際網路提供了一種新的、開放的、快速的資訊交流與溝通模式,同時將此技術應用於農業中,農民可利用網路迅速的分享經驗,達到技術互助與資源共享的效果,進而促使現今的全球農業朝向精緻化與大數據發展。當使用土地感知器、物聯網、無人機和平板等設備,立即上傳各種資料到雲端後經過整理,能夠化零為整,建立大範圍內的區域土地狀況資料庫,並藉由雲端技術將人工智慧結合農地管理,可使農戶得到即時農地資訊,個體農戶的智慧與經驗法則也可以利用網路分享給其他人,更能增進農地工作效率。

  以印度而言,雖然過往其農業價值鏈低落且分散,但因智慧型手機和網路在農村中的興起,其通訊系統在過去兩年已有了驚人的轉變。憑藉網路生態系統結合農業生產組織經營之管理系統(farm ERP)、數據科學、精準農業和農場AI系統等技術,積極推動共享平台之應用,而結合後的生態系統經由串連許多硬體裝置,包括物聯網連結之農場感應器、實驗室的土壤測試數據、無人機的多光譜成像儀器以及智慧型手機所收集之數據和圖像,可將數據從物理空間全面地映射到網際空間並建構出立體圖形,當個體農戶加入群體之共享平台後,將可節省許多資源、時間、設備等投資成本。【延伸閱讀】美國開發智慧型農業專用組合貨櫃解決糧食短缺困境

  印度作為小農國家,在經過工業革命1.0(蒸汽機)、2.0(內燃機)、3.0(網際網路)等時期,皆無法實行於農業改革,這是由於這些技術之推動需要工廠或大型農場等大規模設施才得以實施;而工業革命4.0則沒有規模上的限制,其關鍵在於利用網際網路連接遠端設備,並導入AI與雲端之技術支援,促成新的技術平台產生;將這樣的概念應用於農業,可協助小型農戶達到集體資源共享與生產的效果,使其在某種程度可達到仿效西方國家大型智慧農場之概念,並將產量提高了30-50%,形成與大型農場相等之經濟規模,除了使產量提升外,更能夠讓農產品有更好的市場價格。

  現在是服務經濟的時代,農業4.0開闢了一系列新工作機會的大門,如農業數據科學家、機器學習設計師、農場分析師以及技術支持、設備操作、感測器和測量等現場工作人員,將「農場管理即時服務」全面的擴展到作物選擇、風險管理、供需計劃以及智能供應鏈,以獲得最大化提高投資收益,同時透過集中管理而擴大經濟規模,促使生產力躍進,將小型農業轉變為智慧型農業。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